<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本刊評論】提升銀行環境信息披露質量

    2022-07-31 11:00:37 中國銀行業雜志 微信號 

    請點擊上方關注,點擊下方“在看”

    自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提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概念以來,ESG信息披露逐漸成為當前國際社會主流的價值理念之一。在當前“碳中和”全球趨勢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ESG信息披露特別是環境信息披露納入監管要求。

    近年來,在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的推動下,銀行業對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披露能力和質量取得長足進步,在環境治理架構、環境相關管理制度、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環境風險管理流程、環境數據治理等方面披露趨于完整、準確,對自身經營活動的能源和資源使用情況有部分覆蓋,對投融資活動的環境績效和碳核算關注度較高。

    以上市銀行為例,作為中國銀行(601988)業的排頭兵和優秀代表,截至2021年末,58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額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比例為68.98%,是支持實體經濟低碳轉型的主要金融力量。從環境信息披露的主動性來看,截至2022年5月末,58家上市銀行中,有27家銀行通過獨立的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形式披露了企業環境、氣候信息,其余均以社會責任報告形式披露了環境氣候相關信息。從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來看,46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運營量化數據,主要為銀行自身運營中所消耗的資源、能源情況和排放的污染物情況,所測算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等;35家銀行將環境風險納入了風險管理流程;28家銀行通過環境風險情景分析或壓力測試的方式開展了氣候風險量化評估。

    與此同時也應當看到,銀行業金融機構投融資價值鏈中產生的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即金融機構投融資活動的碳排放)等定量信息雖規模大,但披露較少,環境相關風險對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性影響等方面未有深入分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機構內外部環境信息的管理與核算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則囿于銀行客戶(企業)碳排放數據的可獲得性受限。

    充分、有效、及時的環境信息披露,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雙碳”目標的基礎制度,有助于金融機構做出科學的投融資決策,推動金融資源更加精準地配置,支持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也是金融機構自身高效開展風險管理、防范項目“洗綠”的必要條件。但如何監測、核算相關碳排放數據,是一個相對專業且復雜的事情,這對于銀企雙方而言,均是新的課題和挑戰。

    鑒于此,提高碳排放核算能力,提升環境信息披露質量,需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相關部門應針對不同行業特性,制定不同的環境信息披露標準,加強對重點行業碳排放相關信息的披露要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建立碳排放信息共享平臺。市場中介機構可構建碳排放測算系統、碳排放因子庫,降低碳核算壁壘及數據的獲取成本。行業協會可積極研究探索具有實操性的信息披露細則或手冊,對企業碳排放量核算邊界、不同類型項目融資碳排放核算標準等進行規范。金融機構可建立歸集碳排放數據的管理系統,構建客戶碳排放數據統計、監測、分析和報告體系。

    當前,國際社會對企業氣候環境信息的披露要求,逐漸從“鼓勵引導”的自愿性披露,到半強制性的“不遵守就解釋”,已朝著強制性“按標準披露”轉變;從國內政策趨勢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健全企業、金融機構等碳排放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的環境信息披露,以逐步實現強制性、全面、定量為目標,已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分行業同步探索推進。

    面對環境信息披露監管趨嚴的趨勢,金融機構難以從單方面做好相關披露工作,銀企雙方面臨著相似的挑戰和難題,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和關切,相信未來,銀企雙方會在可持續發展等非財務領域加強合作、互促共贏,共同推動環境信息披露數量質量提升,為“雙碳”目標的達成發揮各自重要的作用。

    (本文原載于《中國銀行業》雜志2022年第7期)

    微信征稿啟事

    《中國銀行業》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是目前唯一一本帶有全行業性質的公開刊物,是溝通監管部門和機構的紐帶,是行業交流的平臺,也是社會了解銀行業的窗口。目前《中國銀行業》雜志微信公眾號已開通征稿郵箱,面向廣大讀者征稿。我們期待您的稿件。

    微信投稿郵箱:zgyhy001@163.com

    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銀行業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杰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伊人 久久 精品|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