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多年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招商拓撲銀行,還沒等到開業就走到了盡頭。
日前,招商銀行(600036)發布公告宣布,撤回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籌)開業申請并終止籌備工作。招商銀行表示,拓撲銀行終止籌備,不會對該行經營造成影響。
一度被視為新型銀行模式的直銷銀行,曾讓不少銀行趨之若鶩。然而現如今,不僅是招商拓撲銀行撤回了開業申請,多家銀行的直銷銀行網站或APP也已宣布關停。時過境遷,直銷銀行為什么不香了?
01
籌備五年,曾被寄予厚望
招商拓撲銀行的籌備已有五年之久。
2017年2月,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20億元人民幣全資發起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在適當時機可在監管批準的前提下轉讓不超過該直銷銀行30%的股權,以引進戰略投資者。
三年后,招行直銷銀行引入京東作為戰略投資人。2020年12月,銀保監會批準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旗下網銀商務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二者分別持有招商拓撲銀行70%和30%的股權。
2021年2月,招商拓撲銀行召開了創立大會和董事會,并于2021年3月底通過反壟斷調查,最后卻以終止籌備告終。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與招商拓撲銀行同批獲準籌建的還有郵惠萬家銀行,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出資50億元發起設立。2022年6月底,郵惠萬家銀行已經正式開業并推出首批產品,包括中化農資貸、理財超市、數字銀行卡等。
其他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中,2017年開業的百信銀行是全國第一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中信銀行(601998)和百度公司分別持股70%和30%。
所謂直銷銀行,是指不設線下網點,不發放實體銀行卡,完全在線上經營的銀行。與各家銀行已有的網銀和手機銀行相比,直銷銀行最大的特點是突破了本行賬戶局限,可向他行用戶開放。即便用戶沒有某家銀行的賬戶也可使用該行的直銷銀行,只需在該行直銷銀行上注冊一個電子賬戶,隨后關聯一張他行卡就能辦理劃轉資金、購買理財等業務。不難看出,借助直銷銀行,傳統銀行可以在線上開拓渠道,突破線下機構輻射范圍局限。
招商銀行開始籌備直銷銀行之時,正值國內商業銀行掀起直銷銀行熱潮。2016年2月,銀監會辦公廳發布《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指導意見》指出,條件成熟的商業銀行,可以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探索開展建立直銷銀行專業子公司試點。2017年,中信銀行和百度共同發起的百信銀行開業,成為國內第一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在此之前,2014年以來,已有民生銀行(600016)等諸多銀行也推出了直銷銀行,但多以銀行內設部門存在,不是獨立法人機構。
招商銀行當時表示,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是把握創新驅動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和未來銀行形態的重要舉措,可有效降低銀行運營成本,對現有業務模式和客群進行差異化補充,并可通過風險隔離將創新風險限制在可控范圍。此后招商銀行還發文章表示,新批籌的拓撲銀行有望借助股東優勢,形成更強的獲客、風控和運營能力,在技術、人才、機制的支撐下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優品質的金融服務。
02
時過境遷,退潮大勢難掩
對于招商拓撲銀行最終折戟沉沙,業內有不少猜測聲音,有的認為與合作方變動有關,有的認為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背景有關,有的認為是出于招商銀行自身戰略布局的考慮——招商銀行本身就是國內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翹楚,移動業務、線上業務優勢明顯,自有的“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用戶規模過億,取消直銷銀行,可以統一資源入口,更好地進行用戶運營。
但無論如何,直銷銀行熱正在退潮,都是不爭的事實,2020年末起銀保監會再無批復新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招商拓撲銀行籌備戛然而止也成為了這一降溫趨勢的注腳。
從部門模式的直銷銀行看,受制于產品體系單一、同質化嚴重、獨立性權限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以部門模式存在的直銷銀行業務日漸衰退。例如,恒豐銀行、廣發銀行、上海農商行等多家銀行此前下線直銷銀行App或終止直銷銀行網站服務,南京銀行(601009)、華夏銀行(600015)、平安銀行(000001)等銀行在服務渠道上也不斷“做減法”,將直銷銀行相關功能遷移至手機銀行。
獨立法人直銷銀行起步較晚,曾被寄希望于探索出直銷銀行發展的“新出路”,但發展情況并不盡如人意。百信銀行成立以來“四年兩虧”,2018年至2021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84億元、0.2億元、-3.88億元、2.63億元。而同樣具備互聯網基因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2021年凈利潤已分別達到68.84億元、20.9億元。百信銀行主要業務涵蓋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小微金融。為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該行近幾年開始不斷在新領域進行探索,如圍繞元宇宙推出虛擬數字員工虛擬品牌官以及業內首個數字資產管理平臺等。不過,有觀點認為,在元宇宙早期階段,技術條件、運行規則、應用場景等尚未成熟之時,中信百信銀行發力相關業務,有蹭元宇宙熱度之嫌,大量資金投入后的成效仍有待時間檢驗。
在招商拓撲銀行去年發布的招聘崗位中,技術類職位占比過半,業務類職位中多與科技應用有較強關聯性,足見其對移動和線上業務的重視。不過,這一籌辦已經宣告終止,且也不失為一次戰略放棄和明智之舉。因為這幾年實踐表明,直銷銀行同質化競爭嚴重、缺乏創新,線上業務和互聯網銀行高度重疊,各家銀行完全可以自己直接開展相關業務,沒必要另辟戰場,還徒耗銀行內部資源。
直銷銀行的優勢本身就是相較于傳統銀行而言的,成立之初由于沒有監管嚴格的限制,能夠跨區域甚至跨業務經營,具備了一定的優勢。但時過境遷,隨著傳統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網上銀行尤其是手機銀行的興起,使得直銷銀行在渠道、技術上的優勢不再突出。在既無新技術又無新模式出現的情況下,直銷銀行整體前景都難言樂觀。
本文版權屬于《NEW財金》微信公眾號(gh_8a11848263a3),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