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控股股東易主后,衡水銀行再受地方國資青睞。7月12日,河北銀保監局同意衡水市財政局在內的5家股東增持衡水銀行共計60億股股份,并同意該行注冊資本由原來的約28.18億元變更為約88.18億元。而在此次增資擴股不久前,衡水銀行才完成控股股東變更,回到國企“懷抱”。
從業績表現來看,自2018年凈利潤虧損近5億元后,衡水銀行年報便頗為隱秘,該行官網披露的最新年報停留在2019年,且目前2018年、2019年年報均處于加密狀態。年報未按時披露且加密是否合規?在國資“加持”下衡水銀行前景又將如何?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再迎國資注資
這家城商行再迎國資注資。7月12日,河北銀保監局發布關于衡水銀行變更股權和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5家股東合計增持衡水銀行60億股股份。
具體來看,衡水市財政局增持衡水銀行股份20億股,總計持有衡水銀行股份約23.1億股,持股比例26.2%;衡水市桃城區財政局增持衡水銀行股份21億股,總計持有衡水銀行股份約21.4億股,持股比例24.27%;景縣財政局增持衡水銀行股份12.3億股,總計持有衡水銀行股份約12.64億股,持股比例14.33%;衡水市冀州區財政局增持衡水銀行股份4億股,總計持有衡水銀行股份約4.34億股,持股比例4.92%;安平縣財政局增持衡水銀行股份2.7億股,總計持有衡水銀行股份約3.07億股,持股比例3.48%。增持完成后,上述5家股東合計持有衡水銀行約64.54億股股份,持股比例達73.2%。
與此同時,河北銀保監局還批復同意衡水銀行將注冊資本由約28.18億元變更為約88.1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增資擴股前,衡水銀行才完成控股股東變更。4月6日,河北銀保監局發布公告,同意東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旭集團”)將其持有的衡水銀行14.1億股股份轉至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變更后,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成為衡水銀行控股股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為國有獨資公司,其唯一的股東為衡水市財政局。
對于此次回歸國資,衡水銀行曾提到,2021年,衡水銀行對股東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重新回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懷抱,回到了衡水人民百姓當中,衡水銀行真正成為了衡水人民自己的銀行”。
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隨著衡水銀行回歸國資控股、再迎地方國資注資,該行有望較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重整旗鼓再出發。
發展前景幾何
據了解,衡水銀行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衡水城市信用社,2017年衡水銀行引進東旭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達14.1%,位列該行第二大股東。2018年,衡水銀行再度增資擴股,東旭集團持股比例增至50%以上,躍升成為該行控股股東,同時,東旭集團執行副總裁曲俊杰也在2018年出任該行董事長。不過在2019年,東旭集團發生債務違約事件,陷入流動性危機,當年凈利潤虧損約310億元。同年,該行董事長人選出現變動,2019年12月河北銀保監局核準張東峰出任衡水銀行董事長一職。
近年來,衡水銀行人事變動較為頻繁。2021年12月,衡水銀行董事長鄭元昌及副行長田振宇、崔亮凱任職資格獲批。在此之后,衡水銀行還曾發布公告,公開選聘行長和主管公司業務條線副行長。而在6月21日,河北銀保監局核準鐔方東的衡水銀行行長任職資格。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認為,衡水銀行在今年4月完成國有控股,6月新任行長上任,近期又獲得國有股東的60億元大舉增資,使得衡水銀行資金實力大舉增強,無論是在風險化解還是未來發展上都打下良好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衡水銀行今年來業績披露頗為隱秘,該行官網披露的最新年報停留在2019年,且目前2018年、2019年年報均處于加密狀態。據媒體此前報道,在2018年凈利潤虧損近5億元后,衡水銀行2019年成功扭虧,全年實現凈利潤1.08億元。另據衡水銀行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收10.5億元,同比增加64.03%;實現凈利潤2.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98%。
根據銀保監會2021年6月發布的《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建立公司網站,按照監管規定披露相關信息。銀行保險機構年度信息披露報告應當于每年4月30日前在公司網站發布。于百程認為,衡水銀行按期未公開披露年報的原因如何、是否獲得監管方的豁免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在國資“加持”、新管理層帶領下衡水銀行前景如何?廖鶴凱認為,在國資注資和新管理層的帶領下,衡水銀行發展有望提速,內部股權問題的化解、新資金和業務的大力引入,都會大幅改善衡水銀行的經營情況。當下衡水銀行需要提升內控水平、化解歷史問題、實現穩健經營。
7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就股東增持、年報情況致電衡水銀行,但截至發稿之時尚未得到回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