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托管業務專業委員會發布行業數據,截至2022年6月末,浦發銀行資產托管規模突破15萬億元,位居全市場第四,多項重點產品排名領先。
浦發銀行是業內較早開展資產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自2003年至今,已經成為國內托管資格最全、服務客戶最廣、運作經驗最豐富的托管銀行之一。秉承“專業化引領、數字化驅動、立體化風控、集約化運營、特色化服務”的經營思路,持續推動業務結構轉型,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體現“金融為民”的使命擔當。近期,該行推出“靠浦托管”業務品牌,加強了托管業務的體系化經營,進一步助力“輕型銀行”建設。
專業化引領,落地業內多項“首批”
據浦發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該行近年來托管業務加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就是“創新”二字,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流程創新、機制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
近年來,浦發銀行聚焦金融要素市場建設,相繼落地多項重大創新熱點產品,包括托管市場首支公募REITs基金、首批多支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首批多支利率債指數基金、首批上海金ETF基金等。憑借專業能力的提升,推動業務高速發展。據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該行已實現行業首批全國職業年金托管業務全覆蓋,近三年的公募基金托管規模平均增長率超過70%,互聯網托管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在50%以上。
數字化驅動,提高投資決策能效
數字化轉型是金融機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之一。資產托管業務作為全行數字化應用和體驗的排頭兵,積極構建“全程可視、全域可控、全線智能、全景服務”數字化服務體系。以互聯網托管業務為例,系統日處理業務數據文件達300G,單日交易峰值筆數超1億筆,服務6億投資者。
應用RPA、人工智能等科技技術,以數據流驅動工作流,實現業務流程全面線上化。打造全渠道、全鏈條的綜合化服務平臺,以多層次分析體系為客戶投資決策與管理提供更專業、全面的幫助。
立體化風控,為合規投資保駕護航
浦發銀行托管系統采用微程序和分布式架構,具備穩定、可靠和快速橫向擴展能力,具有物理獨立的多重托管清算應急通道,在極端情況下確保資金清算業務高效處理。托管運營風險監控平臺,可實現全流程實時、動態預警。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托管業務完善的自動化事中、事后投資監督,內嵌的托管賬戶多級管控體系,為客戶資產安全和合規投資保駕護航。
面對各類突發事件可能導致的業務連續性風險,浦發銀行按照“人員互備、多點切換、無縫銜接、遠程保底”策略建立了應急災備體系,實現全時段服務輸出,多種管控手段組合疊加,保障業務平穩運行。2022年3月上海突遭新冠疫情反彈影響,合肥分中心發揮異地備份優勢,應急承接上海大批量業務,確保“快響應、零差錯、優服務”。
集約化運營,支撐業務高效運作
隨著托管業務規模日益增長,業務運作的復雜程度也不斷提升,浦發銀行自2016年開始著力打造“一個中心、兩地運營、統一標準、高效響應”的全行托管集約化運營體系,并成為業內首家托管業務全部集中總行運營的商業銀行,大幅提升運營承載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有力支撐業務快速發展。
私募基金托管個性需求多、運營風險高、投資監督復雜,作為全行業領先的私募基金托管機構,浦發銀行組建了具有法律、會計、審計、科技等專業背景人員組成的專家服務團隊,自2020年6月起,針對80余項私募業務特定場景制定處理規則,實現了流程標準統一,運營規范高效,監督提示到位,資產保管安全,得到私募基金頭部公司的廣泛認可,為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特色化服務,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服務為本,客戶為要。浦發銀行在2018年于業內率先搭建托管業務分層分類客戶服務體系,可快速識別流程堵點,精準定位服務痛點,敏銳把握需求變化,為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浦發銀行還通過集團協同賦能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例如,2022年6月,某頭部基金公司需在一天內完成募集超百億資金,浦發銀行前瞻布局,在產品發行的關鍵時刻,給予客戶支持, 及時解決了發行問題,順利完成既定募集目標,也提振了市場信心。
金融為民,踐行金融國企使命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資產托管業務在服務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作為總部位于上海的浦發銀行,積極擔綱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任,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9年7月,落地市場首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題ETF基金托管業務;2022年4月,落地首支張江自主創新50ETF基金托管業務。
今年3月上海遭遇新冠疫情反彈,浦發銀行迅速搭建服務綠色通道,全力保障業務暢通,自2022年3月中旬至6月末,累計響應1600余筆投資應急劃款需求,5800余筆退休人員年金待遇支付,踐行“金融為民”的責任使命。
此外,浦發銀行還積極推進金融普惠,主動減免小微企業養老金賬戶管理費等費用,2021年減免相關管理費超80萬筆,金額超500萬元。
鑒往知來,砥礪致遠;匠心所致,成就所托。浦發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浦發銀行資產托管業務將沿著該行十四五發展戰略的路徑,凝聚新動能,增創新優勢,展現新作為,立足上海、服務全國、放眼全球,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加快建設等方面貢獻更大力量和智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