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銀行以汽車行業產業鏈為典型貿易金融場景,針對客戶痛點,率先研發了“訂單+流貸秒放”“訂單+銀票秒承”產品功能。汽車經銷商客戶可在交行網銀“一鍵式”進行融資申請,全程無人工干預,系統自動完成審批,資金“秒”速到賬。
“我們幾乎每周都要提款,有時一周3-5次,原來每次放款都至少要等半天到一天,我們還為此配了2個財務人員專人負責對接銀行。”吉林省一家汽車經銷商的負責人對記者回憶說。交行吉林省分行“汽車經銷商秒放”項目上線后,平均放款時間已從最初的10小時縮減至1分鐘以內,實現飛躍級提升。
據了解,交行“汽車經銷商秒放”項目自今年二季度在吉林省分行投產以來,已成功為40家汽車經銷商上線,貸款累計投放筆數89筆,投放金額合計約4.5億元。
該產品從客戶融資全旅程的痛點出發進行設計,找到流程斷點、堵點,實施線上化旅程改造。在“流貸秒放”、銀票秒承”中,系統集成了銀行前、中、后臺各相關系統中原本互相分離的融資功能,將“訂單獲取、融資申請書建立、開票、承兌、保證金存入、受托支付、融資和質押物入池”等多個關聯交易按場景有機集成聯動,為客戶打造“一鍵式”的最優體驗。
交行產品研發人員向記者介紹,通過建立與核心企業ERP系統的交互,實時獲取核心企業產業鏈上下游訂單相關數據,將訂單轉換為交行標準化的可融資訂單,推送給經銷商客戶,以便客戶根據需要隨時發起“一鍵式”的融資申請。經銷商在企業網銀中一步錄入、一步授權,全流程實現無紙化自助放款。
“交行融資秒放產品在方便客戶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交行員工的工作效率。申請材料無紙化、放款審批自動化促成了“秒”級放款的最終實現。”交行吉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放款快到“秒級”,風險控的住嗎?交行給出了答案。根據供應鏈業務自償性特征,交行建立了與汽車核心企業、物流監管企業等的數字化平臺對接,并應用了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實現對汽車資產的全程上鏈,動態貨物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數據的監控。通過交互訂單、物流、貨權、價格、庫存、終端銷售等實時數據,強化了供應鏈閉環管控,實現了對“信息、資金、物流”的自動交叉驗證,全流程強化了貸前、貸中、貸后風險的動態核查,依托數據交互、動態監控、智能預警大幅提升了對客戶經營情況的判斷力和貿易融資類業務風險的管控力。
“吉林省分行汽車經銷商秒放項目試點成功,標志著公司大額敞口授信業務自動放款也可以通過科技賦能實現產能提升、效率提升,具有里程碑意義。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適配服務更多行業客群,引領我行公司業務數字化轉型。”交行總行公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