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深圳前海舉辦第五屆世界金融論壇暨金磚國家與全球治理論壇上,新開發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周強武表示,新開發銀行的成立標志著金磚合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發揮著正向的促進作用。
周強武稱,新開發銀行成立已七年,如今看,從投資規模、投資效益,與氣候努力方面,其幾乎兌現了所有預設目標。未來五年,新開發銀行將積極同其他一些潛在成員國進行磋商,按照漸進、地域平衡原則,持續推進擴員工作。
此外,周強武強調,新開發銀行將繼續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完善過程中爭取與自身實力相稱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全球治理改革”下的四個“新”
回顧歷史,冷戰結束后,如何借鑒現有多邊金融體系的經驗和教訓,建立一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新的架構,更好服務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現實擺到金磚國家領導人面前。
2012年3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首次探討了建立一個新的多邊開發銀行的可能性;2013年3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決定建立新開發銀行;2014年7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見證了新開發銀行協議的簽署;2015年7月,新開發銀行在上海開業。
“新開發銀行誕生標志著金磚合作有了自己真正的實體平臺,標志著金磚合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周強武說,它對全球多邊發展合作是個有力補充,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正向促進作用。
周強武從四個層面闡釋新開發銀行的“新”在何處。第一,與傳統多邊開發銀行相比,新開發銀行是第一個由發展中國家主導建立的多邊開發銀行。周強武表示,二戰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多邊開發銀行是由發展中國家主導建立的。新開發銀行建立本身就是件開天辟地的事情。
第二,新開發銀行的治理結構是全新的,即平等投票權,五個創始成員各占20%股份。周強武認為這凸顯了成員之間的平等和“有事好商量”。
第三,新開發銀行完全遵循成員國需要和成員國主導原則。周強武指出,這與傳統多邊開發機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新開發銀行可以量身定制貸款產品,使用國別體系,利用本幣融資等等。“從立項到審批,新開發銀行項目周期大幅低于傳統多邊機構,傳統多邊機構往往需2-3年,我們一般僅需1-2年,甚至更短。”
第四,新開發銀行堅持高標準,同時充分借鑒傳統多邊開發機構經驗,在重大戰略政策和業務規劃制定過程中始終堅持高標準,提高效率絕不犧牲質量。
新開發銀行“幾乎兌現所有預設目標”
自2015年7月在上海開業始,新開發銀行迄今已運轉滿7年。周強武表示,新開行在貸款規模、發展效益、支持成員國應對氣候變化等三個方面幾乎兌現了所有預設目標。
他介紹,貸款規模方面,新開行迄今批準了300億美元、80多個項目,支持成員國在清潔能源、交通運輸、城市建設、水資源衛生、社會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發展。
在項目發展效益上,新開發銀行支持南非經濟恢復的緊急貸款于2021年6月簽約放款,短短半年間,貸款支持的總統就業計劃創造約70萬個就業機會,涵蓋交通、教育、衛生、環境等多個公共部門。
新開發銀行也在持續支持成員國應對氣候變化。以減排為例,銀行已獲批的項目預計每年可避免13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避免280萬輛汽車排放總量。這將有助于成員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相關的氣候目標。
與此同時,新開發銀行也是國際金融市場和成員國本幣金融市場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且一直保持較高國際信用評級。截至目前,新開發銀行已在國際市場累計公開發行77.5億美元債券,在中國銀行(601988)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300億元人民幣債券。
根據該行于7月發布的“2022–2026年的未來五年總體戰略”,鑒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巨大發展資金缺口,新開發銀行將在資金動員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催化劑作用,努力撬動社會資本,擴大有效投資。
未來五年,新開發銀行投資重點可用“4332”來概括,即:40%的資金用于支持促進氣候變化項目,30%的資金投向非主權業務,30%的資金以本幣提供,20%的項目與其他多邊開發銀行進行聯合融資等。
此外,新開發銀行業在未來五年間也致力于成為全球性銀行。“我們正積極同其他一些潛在成員國進行磋商,按照漸進、地域平衡原則,持續推進擴員工作。”周強武說,既吸納發展中國家,也吸納發達國家,提高銀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