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600036)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先后發布公告稱,將于6月底或7月初停止旗下智能投顧業務。
存量贖回交易不受影響
6月25日,招商銀行發布《關于摩羯智投業務調整的公告》,公告顯示,該行將于7月1日起不再提供摩羯智投業務的購買、調倉、業績展示、投資陪伴等服務。客戶可選擇繼續持有,也可選擇通過招商銀行App一鍵贖回原摩羯智投項下基金產品,或選擇贖回持倉中的單只基金。
工商銀行也于近日發布《關于中止AI投協議的通告》,該行將于6月30日起終止AI投協議并停止申購、調倉服務。若繼續選擇持有AI投產品,該行將于7月末將該產品自動轉換為成分基金。工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停止該服務是為了落實監管要求。
而建設銀行則在APP內(原)龍智投頁面顯示,“根據最新法規,我們將按照監管要求對龍智投組合進行調整,暫停購買、定投簽約及追加功能。”
以上三家銀行均在公告中表示,持倉客戶的存量贖回交易不受影響。
而中信銀行(601998)則表示,根據監管發布的《關于規范基金建議活動的通知》,該行經典組合將在6月30日停止服務,該行提供組合一鍵升級投顧服務,升級之后會根據市場變化自動調倉,實現全委托式管理;如選擇不升級,6月30日系統將會將持有的基金組合解散,組合內成分基金將以單只基金的形式存在于中信銀行基金賬戶內。
整改完成后有回歸可能
據了解,本次銀行智能投顧業務停擺并非首次。2021年11月證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基金建議活動的通知》后,同年12月,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就曾宣布暫停旗下智能投顧業務申購服務。
據報道,《關于規范基金建議活動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基金銷售業務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與客戶單獨簽訂合同;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服務單獨收取費用;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等。
同時《通知》要求各家機構應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同時,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基金銷售機構應當于2022年6月30日前將存量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整改為符合前述法律關系的基金銷售業務。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智能投顧業務調整是為了配合監管要求,并不會意味著此項業務就此終止,整改完畢的銀行智能投顧業務有極大可能回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