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政協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設備賦智、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當前,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已成金融行業和監管當局的工作重點之一,全面布局數字化成為各大銀行的必然選擇。
作為湖南省首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長沙銀行近日已步入第二十五年發展歷程。根據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資產規模已從1997年成立時的31億元,一躍突破8000億元,目前正在朝著萬億城商行挺進。在一路奮進背后,長沙銀行緊隨科技浪潮,大力實施數字化戰略轉型,聚焦產品與機制創新,加快科技對經營發展的全面賦能,以數字化推動業務發展,構筑起了更加開放的共創共生業態,可以說,科技賦能重塑了長沙銀行的服務渠道、流程、風控乃至服務能力,與此同時,借助風控底盤、風險預警等系統平臺建設,長沙銀行的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風控體系持續完善,為行穩致遠奠定基礎。
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
2021年,長沙銀行以數字化轉型貫穿全線,業務線上化、移動化全面升級。據該行年報顯示,2021年,長沙銀行持續加大科技投入,較上年增長31.60%,占比達到了4.4%。線上化方面,該行系統架構不斷優化,構建長行云底座,已實現30%的應用上云,新一代多中心多活數據中心體系的IT架構已全面投入運轉。移動化方面,長沙銀行實現全面升級,云柜建設加速。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該行網絡銀行用戶達880萬戶,網絡銀行月均MAU達到174萬,微信快捷支付交易量位居城商行首位,E錢莊營銷觸達客戶2,300萬人次,遠程服務客戶達到1,218萬人;科技應用賦能不斷深化,RPA、NLP、人臉識別、智能語音等廣為應用,遠程服務智能替代率達到77.91%,工作效能顯著提升。
毋庸置疑,互聯網及金融科技的滲透已極大地改變了客戶的金融行為與偏好,長沙銀行通過數字化賦能,致力于滿足客戶日趨敏捷化、定制化、線上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該行搭建多個線上平臺,網絡銀行業務穩步發展,打造數字化渠道平臺,將快樂秒貸等產品嵌入公積金、社保、電信等領域;推出鉆石版、老年尊愛版e錢莊;推進云柜建設,在e錢莊、自助設備、智慧廳堂等渠道的30余個場景落地,依托大數據分析助力精準營銷,增加客戶有效觸達。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線上渠道新增授信25.51億元,個人消費貸款新增82.33億元,增長23.33%,業務線上化、移動化全面升級。
而在賦能小微業務發展方面,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和RPA、人臉識別、智能語音等技術,長沙銀行推出了稅e貸、政采貸、呼啦快貸、房e貸等系列線上產品,突破傳統金融服務的時間、地域限制,解決小微客戶貸款申請手續繁瑣、時間冗長的痛點,將線下溝通轉至線上,線下線上相結合。同時,通過不斷提升線上服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便利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客戶業務辦理,大大提升了客戶體驗,增強客戶活躍度。
持續賦能數字風控
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長沙銀行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數字風控。一方面,長沙銀行持續引入各類外部數據,豐富客戶風險畫像維度,實現風險的精準識別。另一方面,立足業務本質,以風控策略及模型為核心,實現數字風控在信貸業務貸前、貸中、貸后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落地應用。
為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長沙銀行風險條線成立了零售風險管理中心、零售數字化審批中心、金融市場業務風險中心,前置風險管控在零售、中小條線,加速個人、中小企業傳統信貸產品數字化、線上化進程,通過自動化、集中化審批以提升業務效率,快速迭代差異化授信政策及策略模型,有效提升客戶體驗。提升客戶多維評價體系的豐富性和適用性,形成底層策略模型池,支撐快樂秒貸、呼啦快貸、房e快貸、稅e貸等產品的線上自動化審批。
發展至今,長沙銀行已成為湖南最大本土銀行,邁向了資產規模向萬億進發的嶄新階段。日前,該行也公布了第七屆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決議公告,同意聘任銀行湖南省常德市分行行長唐勇為新任行長。長沙銀行表示,新一屆領導班子實現了戰略的傳承和精進,將持續推動“123456”戰略落地。
展望未來,長沙銀行將校準發展坐標,探尋金融變革新可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加快科技金融產品與機制創新,推進“16213+”數字化轉型三年規劃順利落地,不斷提升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