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百信銀行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數據。數據顯示,百信銀行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18億元,凈利潤1.58億元,為去年全年總利潤的60%。截至2022年3月末,百信銀行貸款總額646.74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9.9億元,不良貸款率1.53%。此外,2022年一季度,百信銀行信用資產減值損失為4.5億元,占當期營收的49%,占當期營業總支出的63%。
但是,新經濟IPO注意到,看似靚麗的一季報可能是百信銀行對過去幾年的財務數據進行“美化”的結果。
來自百信銀行公開披露信息。
百信銀行披露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總用戶6911萬戶,其中價值用戶841萬戶。百信銀行沒有解釋何為“價值”用戶,如果這里指的是“貢獻收入/業績”的用戶的話,則百信銀行6911萬注冊用戶,其轉化率約為12%。
從業績看,2019年-2021年,百信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為23.90億元、17.23億元、29.98億元,營收波動性較大;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976萬元、-3.88億元、2.6億元。
來自百信銀行公開披露信息。
對于2020年營收下滑、凈利潤大幅虧損,百信銀行的解釋是“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加大了撥備計提;另外響應國家號召,支持穩企業保就業,貸款價格主動下調”導致。
不過,新經濟IPO發現,百信銀行的主要貸款業務并不是小微企業貸款和公司貸款,而是個人消費貸款。百信銀行2020年企業貸款余額約20億元,而個人消費貸款高達396億元,為企業貸款的近20倍。百信銀行在2020年年報中亦表示,其聚焦自營消費信貸,推出了面向年輕個人用戶的信貸服務品牌“好會花”,2020年自營消費信貸累計放款較2019年增長12倍,新增信用用戶較2019年增長45倍。
考慮到2020年的信貸環境及百信銀行財務數據,百信銀行2020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應是消費信貸的過快擴張引發的壞賬水平升高導致。
從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數據看,百信銀行過去三年的資產質量表現欠佳。聯合資信在百信銀行評級報告中指出,2018年-2020年,百信銀行不良貸款分別為3.86億元、6.66億元、8.03億元,逾期貸款分別為9.77億元、19.58億元和14.92億元。
不過,新經濟IPO發現,在聯合資信兩份報告中,百信銀行的壞賬核銷數據出現了“公開打架”的怪現象。
2021年12月21日,聯合資信在百信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指出,“2019年,百信銀行首次對不良貸款進行核銷與清收,規模分別為3.11億元與0.74億元;2020年核銷與現金清收規模分別為4.78億元與0.24億元。截至2020年末,百信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5%;。2021年上半年,百信銀行核銷不良貸款5.95億元、現金清收0.19億元。”
這意味著,2019年和2020年、2021年上半年,百信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13.84億元,現金清收1.17億元。
截圖來自聯合資信2021年12月評級報告。
但是,不到半年后,即2022年5月10日,聯合資信在另一份對百信銀行的評級報告中給出了差距懸殊的數據,“2019年,百信銀行首次對不良貸款進行核銷與清收,規模分別為10.07億元與0.74億元;2020年與2021年核銷規模分別為11.44億元與 11.55億元,現金清收規模分別為0.24億元與0.18億元。
按照上述數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百信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33.06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核銷不良貸款21.51億元,與聯合資信在2021年12月份的評級中提供的數據相差13.62億元。
截圖來自聯合資信2022年5月評級報告。
為了便于查看聯合資信在百信銀行評級報告中對不良貸款核銷數據的差異,新經濟IPO制作了如下圖表。顯然,如此巨大的數據差異很難用失誤解釋。考慮到聯合資信評級引用的數據均來自百信銀行監管報表,所以這些數據錯誤的可能性極低,唯一的解釋是,百信銀行在2022年上半年對過去幾年財務報表中重新做了“調整“,這導致不良貸款核銷數據突然猛增。
實際上,百信銀行的不良貸款核銷數據存在多個口徑,不止表現在聯合資信的評級報告中。新經濟IPO發現,在普華永道提供的百信銀行2019年審計報告中,百信銀行2018年和2019年核銷的不良貸款分別為996萬元和9.77億元。9.77億元的數據與上述聯合資信的兩個版本也都不同。
截圖來自普華永道2019年百信銀行審計報告。
百信銀行如此混亂的財務數據口徑,不禁讓人質疑,難道百信銀行的財務報表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公開資料顯示,百信銀行于2017年11月正式開業,是中信銀行(601998)與百度聯合發起的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國內首家國有控股的互聯網銀行,具有全國展業資格。百信銀行沒有線下實體網點,全部通過互聯網展業。
2018年7月,百信銀行獲得百度博瑞、中信銀行20億人民幣戰略投資。本次增資完成后,百信銀行注冊資本增加至為40億元萬元。
2020年11月,百信銀行完成新一輪增資,引入知名外資機構加拿大養老基金,注冊資本由40億元增至56.34億元,估值為126.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信銀行得到了其大股東中信銀行的大力支持。新經濟IPO留意到,中信銀行曾承諾,在百信銀行出現流動性危 機時給予流動性支持,當其經營損失侵蝕資本時及時補足資本金。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新經濟IPO。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