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喻夢婷
近年以來,杭州銀行(600926)(600926.SH)的業績增長,似乎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副作用。在其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錄得同比增長的同時,又一次因違規執業,被監管處罰。
01
數次違規的頑疾,被罰超千萬
據北京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6月1日,杭州銀行北京豐臺支行因個人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北京銀保監局責令杭州銀行北京豐臺支行改正,并給予4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而就在前一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公開信息顯示,杭州銀行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履行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被處以580萬元的罰單。
連續因違規受處罰,使杭州銀行執業的合規性再一次被置于輿論之下。而除此之外,杭州銀行于年初,還因違規兩次受罰。1月,因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信貸資金挪用于購房;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信貸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違規向客戶轉嫁保險費,杭州銀行舟山分行被銀保監會舟山監管分局罰款85萬元。
2月,因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資金被挪用,杭州銀行深圳分行又被深圳銀保監局處以300萬元的罰款。
由此來看,僅今年以來,杭州銀行被罰總金額就超過1000萬。這不能不說是持續性的天價違規代價。
談及杭州銀行多次被罰,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雖然杭州銀行是股份制城商行,但是相對來說內部管理與企業治理等方面在國內已經屬于相對規范,違規更多是業績壓力導致:“當前的經濟形勢,業績增長、包括存貸兩方面,都面臨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大環境下造成的需求規模收縮,另一方面是同行業間形成的競爭程度加劇。”
若是不考慮市場形象,算“經濟賬”的話,從杭州銀行近年的業績及股價來看,違規受罰金額的代價似乎有些“不值一提”。
02
利潤連續增長,但分紅求穩
據東方財富(300059),2018年至2021年,杭州銀行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0.77%、25.53%、15.87%及18.36%;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分別達到18.94%、21.99%、8.09%及29.77%。到了今年一季度,杭州銀行依舊維持著可觀的增速:營收87.69億元,同比增長15.73%;歸母凈利潤33.09億元,同比增長31.39%。
從股價來看,杭州銀行從2018年起至2022年6月17日收盤,區間漲幅已經接近9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持續上漲的業績及股價,杭州銀行的分紅倒是略顯“穩定”。
在過往已經完成的三次分紅中,杭州銀行的股東們分別于2018年至2020年拿到了10派2.5元、10派3.5元及10派3.5元的分紅。從分紅總額來看,杭州銀行于上述期內分別分出12.83億元、20.76億元及20.76億元。而根據杭州銀行近期披露的利潤分配方案,2021年的分紅或依舊將是10派3.5元。
沈萌認為,分紅與凈利潤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雖然凈利潤是分紅的基礎,但是決定分紅與否的因素是機會成本,如果上市公司認為自己可以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體現在股價上的成長,那么就沒必要分紅。況且即使是10派3.5元已經比絕大多數盈利的上市公司的分紅慷慨。
對于此次分紅,杭州銀行稱主要考慮因素為, 一是資本監管要求不斷強化。充分考慮公司資本充足率現狀,順應資本監管趨嚴的趨勢要求,提升風險抵補能力。二是支持戰略規劃穩步實施。公司持續聚焦戰略愿景,適當留存利潤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保障內源性資本的持續補充,有利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推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綜合考慮上述內外部因素,公司利潤分配政策總體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在盈利和資本充足率滿足公司持續經營和長遠發展要求的前提下,兼顧投資者分享公司經營發展成果、獲取合理投資回報的要求,為股東提供持續、穩定、合理的投資回報。”
就經營等相關問題,《港灣商業觀察》聯系杭州銀行,公司稱以公開信息為準。
根據披露信息,2018年至2021年,杭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已經從256%一路增長至567.71%,對比同行業,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由此也可側面看出,杭州銀行對于“穩定性”的重視不只體現在利潤分配上。隨著監管鼓勵撥備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將實際撥備覆蓋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杭州銀行曾表示,“我行的覆蓋率會在目前水平上保持相對穩定。”
03
新舊股東“出入局”,未來經營或有變化?
從業績及股價總體來看,沈萌認為,杭州銀行業績空間越來越有限,要保持不斷高成長的壓力更大。不知是否杭州銀行的股東們有無類似想法,但自2021年以來,杭州銀行的部分股東開始離場。
2021年7月29日,杭州銀行收到太平洋(601099)人壽《關于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實施完成的告知函》,太平洋人壽已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59,299,970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比例為1.00%。
同年11月19日,杭州銀行收到中國人壽(601628)《關于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實施結果的告知函》。截至2021年11月19日,中國人壽本次減持計劃的減持期限已屆滿,減持期間中國人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共減持公司股份55,894,270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0.94%。
2022年,太平洋人壽再次減持杭州銀行。截至2022年1月28日,減持期間太平洋人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共減持杭州銀行股份58,049,900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0.98%。緊接著又于2月22日,杭州銀行披露,太平洋人壽擬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17,850,130股(含本數),即不超過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99%。也就是說,若本輪減持中,太平洋人壽將占比1.99%的股份悉數拋出,也將代表著其在杭州銀行的徹底離場。
而就在同期,杭州銀行原第一大股東澳洲聯邦銀行與杭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28日晚間簽署了《澳洲聯邦銀行與杭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澳洲聯邦銀行以協議轉讓方式分別向杭州城投及杭州交投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各2.97億股,各占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的5%(兩家受讓方合計受讓5.94億股,占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的10%),每股轉讓價格為13.94元/股,本次股份轉讓價款總額為82.75億元。
杭州銀行較大幅度的股東架構調整,將為其未來的經營帶來哪些變化,值得市場期待。(港灣財經出品)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港灣商業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