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優質區域銀行受關注。
6月15日,隨著大金融板塊的強勢上漲,銀行股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低迷后也出現明顯上漲。截至收盤,申萬一級銀行指數收報3448.47點,上漲1.86%,漲幅位列行業第四。其中,瑞豐銀行以10.05%的漲幅領漲,江陰銀行(002807)、常熟銀行(601128)、平安銀行(000001)、蘭州銀行漲幅均超4%。
市場對此次銀行股的上漲并不意外。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前期的調整之后,隨著宏觀經濟的恢復,銀行股存在反彈的必要和需求。而在此次上漲之前,記者注意到,有多家機構密集調研銀行股,Wind數據顯示,自5月以來截至目前,共有13家銀行獲得機構參與調研,均為中小銀行。
隨著此次上漲,銀行股或將開啟新一輪行情。有券商分析師對記者稱,當前銀行股可能正處于新一輪行情的底部。這主要是考慮到近日公布的5月信貸社融數據大超預期,政策支持之下,未來幾個月信貸投放將迎來“小陽春”,進而催化銀行股新一輪行情。
銀行股再現集體反彈
今年2月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機構資金及北向資金持續流出銀行板塊,銀行股出現明顯下跌。直到3月,隨著業績的披露,銀行板塊迎來行情修復,但好景不長,受事件性因素以及疫情反復的影響,銀行股再次回落。
在此次集體反彈之前,銀行股已低位“盤整”了兩月左右,這主要與信貸增長有關。前述券商分析師對記者稱,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和經濟預期是主導銀行行情的主線,而本次疫情對市場主體和投資者對經濟信心影響較大,導致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實體信貸需求處于歷史較差階段。
如今,銀行股迎來了一次久違的大漲。截至6月15日收盤,銀行板塊幾乎全部飄紅,僅中國銀行(601988)收平,長沙銀行(601577)及成都銀行(601838)收跌,分別下跌0.37%和0.74%。具體而言,瑞豐銀行在上午便封漲停板,蘭州銀行也一度漲停,江陰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蘭州銀行漲幅均超4%,齊魯銀行、張家港行(002839)、無錫銀行(600908)、招商銀行(600036)、廈門銀行漲幅均介于3%和4%之間。
“近期疫情迎來拐點,市場對宏觀經濟預期也發生變化,而銀行股與經濟周期是強關聯,因而對此次上漲并不意外。”招商證券(600999)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說道,而且5月金融數據好于預期,對銀行股也構成利好。
數據顯示,5月新增信貸1.89萬億、社融2.79萬億,從4月分別大幅少增8246億、9468億,轉為5月多增3920億、839億,大超預期,而此前市場對5月信貸社融預期大概分別在1.4萬億和2.4萬億。
其中,居民貸款也開始好轉,短貸同比多增34億,逆轉連續6個月的同比少增趨勢;中長貸新增1047億,較4月負增長314億顯著改善;同時,企業融資邊際修復,貸款同比多增7291億,短貸、中長貸增量同比變化相較4月均大幅改善。
浙商證券(601878)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梁鳳潔稱,上述變化的背后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經濟觸底改善,5月上海推動關鍵產業鏈復工,全國部分封控區域解封,對經濟企穩帶來支撐力量;二是政策大力推動,在敦促銀行信貸投放方面力度空前,穩增長政策再加碼;三是透支效應消退,3月信貸對4月形成透支,5月受影響不大。
還需注意的是,雖然銀行股表現有所回暖,但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截至6月15日收盤,A股42家上市銀行中,有34家市凈率跌破1倍,破凈率超八成。另外,未“破凈”的招商銀行受高管變動影響,股價也曾一度降到35.26元/股,創下了2021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為維穩股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重慶銀行、瑞豐銀行、齊魯銀行、蘇州銀行(002966)、廈門銀行等近10家銀行已經公布了穩定股價的相關措施。雖然招商銀行股票并未觸發穩定股價條件,但是為了增加投資者信心,招行新任行長王良在二級市場以每股38.33元的價格,斥資約76.66萬元增持2萬股。
新一輪行情或將開啟
隨著銀行股上漲,業內對其后期走勢頗為關注,更是有機構直言,又到了配銀行股的時候了。而且,當前銀行股整體估值較低,性價比凸顯。
廖志明對記者稱,目前銀行板塊正處于新一輪行情的底部,預計短期銀行股會延續震蕩上漲的勢頭。未來,倘若疫情持續好轉,地產銷售改善,經濟有望復蘇,銀行板塊或重演2020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疫后復蘇行情。
梁鳳潔也認為,銀行股有望開啟新一輪反彈。5月信貸社融多增是序幕,預計6~8月量質改善、供需兩旺,有望實現信貸社融增量2022年以來的首次連續多增、增速首次逐月抬升。屆時市場對寬信用持續性的預期將迎來拐點,進一步催化銀行板塊行情。
整體而言,疫情修復、政策發力和經濟修復仍是今年銀行投資主線。中銀證券研報稱,疫情修復慢于前次,基建發力、地產修復是核心。現階段市場對基建發力較為確定,政策發力和執行堅決,專項債和寬信用落地明確,且從歷史情況來看,下半年亦可通過專項債或特別國債等方式,可以資金前置持續解決。此外出口增速下降,絕對位置仍較好,韌性仍在。
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看好兩類銀行,一類是優質區域銀行,即業績亮麗、估值偏低的標的,如江蘇銀行(600919)、南京銀行(601009)、杭州銀行(600926)、寧波銀行(002142)、常熟銀行等;另一類是股份行,主要受益于地產糾偏和經濟穩增長,對于這類銀行,仍需關注房地產修復情況、地產銷售拐點等。
記者注意到,已有機構在行動。自5月以來,投資機構加大了對上市銀行的調研力度,尤其是針對城農商行。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共計13家銀行獲得投資機構參與調研,高于3月和4月的總和,且13家銀行均為區域性中小銀行。
其中,寧波銀行的投資機構調研家數最多,達88家;其次是常熟銀行和張家港行,分別為49家和38家,無錫銀行和蘇州銀行也均超過20家;另在被投資機構調研次數方面,江陰銀行、常熟銀行和張家港行排名靠前,江陰銀行共計被調研11次,常熟銀行共計被調研8次。
與此同時,北向資金也在增持銀行股。數據顯示,6月15日,北向資金單邊凈買入133.5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77.60億元,深股通凈買入55.99億元。前十大成交股中,招商銀行、伊利股份(600887)、平安銀行凈買入額位列前三,分別獲凈買入9.38億元、8.09億元、6.72億元。另據光大證券(601788)統計,截至6月10日,北向資金持有銀行板塊市值較年初增加121.7億,在各行業板塊TOP 30中位居第二;持倉市值占比較年初提升1.57個百分點至8.3%,增幅居各行業首位。
(實習生包云紅對本文亦有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