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債“補血”已是今年上半年銀行的常態化操作,不僅有國有大行,也有股份行、城商行。
截至6月7日,商業銀行已累計發行28只二級資本債券,合計發行規模24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1%。
每經記者 趙景致 每經編輯 陳星
7日下午,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該行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農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批復》,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二級資本債券。
記者注意到,前一天,泉州銀行也收到了福建銀保監局批復,同意該行發行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并按照有關規定計入二級資本。
事實上,發債“補血”已是今年上半年銀行的常態化操作,不僅有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也有興業銀行(601166)、重慶銀行等股份行、城商行。
至于為何銀行頻頻發債補充資本,專家向記者表示,主要是國內企業經營面臨復雜內外環境,銀行需要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泉州銀行獲批發行二級資本債
6日,福建銀保監局發布公告,同意泉州銀行發行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并按照有關規定計入二級資本。
資料顯示,泉州銀行主要通過三個渠道強化資本約束,健全多元資本補充機制。一是穩定內源性資本補充渠道。二是拓寬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分別于2020年末及2021年初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15億元及7億元用以補充其他一級資本,有效夯實資本水平;積極推進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匯報,爭取在增資擴股、引進戰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是調整優化表內外資產結構,有效壓降表外授信業務及抵債資產的風險資產和資本耗用,降低整體風險加權資產占用,提高單位資本價值,確保本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滿足監管要求。
從數據來看,該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近兩年都在持續下降,僅一級資本充足率表現較好,資本補充仍面臨較大壓力。
泉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
該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持續下降 數據來源:記者根據年報整理
進一步看,該行風險加權資產增幅較大,2019-2021年該項資產總額分別為762.40億元、864.21億元、940.04億元,同比增幅為1.43%、13.35%、8.77%,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近三年分別為71.61億、66.73億、71.25億,總體上微降。根據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對于非系統重要性銀行,要求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0%,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0%,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0%。2021年底,泉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為7.58%,接近7.5%的監管紅線。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在對泉州銀行的最新一期評級報告中指出,2020年以來,泉州銀行調整會計政策,盈余公積及未分配利潤余額減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大幅下降并接近監管下限,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壓力較大
泉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紅線,為何申請發行二級資本債?
“從現有的資本補充工具及各類型補充資本現狀看,由于宏觀環境變化,導致部分中小銀行內源性補充資本實力不足;補充核心(其他)一級資本的工具偏少,為數眾多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工具偏少,部分還涉及審批流程較長等問題!光大銀行(601818)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微信中對記者表示。
此外,周茂華在電話中指出,一些中小型銀行存在內源性資本補充方式壓力比較大的問題,加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經營相對于大型銀行弱一些,補充資本的壓力也更大。“相對于大型銀行,部分中小銀行在網點、品牌、經營與服務創新能力等方面相對不足,融資渠道較窄,資本補充壓力更大!敝苊A表示。
記者注意到,針對中小銀行遇到的此類困難,目前監管政策也給予了發債補充資本種種支持。
5月26日,央行印發的《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提到,繼續支持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配合有關部門指導地方政府用好新增專項債額度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鼓勵資質相對較好的銀行通過權益市場融資,加大外源資本補充力度。
5月30日,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央行開展了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操作量50億元,期限3個月,費率0.10%。
央行表示此次操作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公開招標,中標機構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證券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換入債券既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發行的永續債,也有城商行發行的永續債,體現了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的支持。
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大增
自今年初以來,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量增長較快。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商業銀行已累計發行28只二級資本債券,合計發行規模24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1%。
據了解,發行債券是商業銀行的一種常態化融資渠道,是銀行補充資本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來多家銀行就已經發債“補血”,發行主體涵蓋國有大型銀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多個層面。
從發債情況來看,國有大行發債規模明顯較大。除了此次農業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20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外,工商銀行今年共發行完畢兩期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分別為400億元和500億元;中國銀行(601988)和交通銀行分別發行了規模為300億的二級資本債;郵儲銀行也發行了規模為400億的二級資本債。
中小銀行發債規模普遍較小。除了泉州銀行獲批發行不超過20億元二級資本債外,溫州銀行、重慶銀行今年也已分別發行了50億元二級資本債,滬農商行、廈門農商行分別完成了70億元、15億元二級資本債發行。此外,蘇州銀行(002966)、渝農商行、浙江杭州余杭農商行則分別發行了30億元、20億元和10億元永續債。
對于銀行為何普遍發債補充資本,周茂華向記者表示,目前部分銀行的延期還本付息、前段時間的散發疫情影響等,都可能導致銀行未來的不良有所增加。此外,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寬裕,也會讓發行債券利率成本較低,刺激銀行增加資本債工具的發行。
“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主要是國內企業經營面臨復雜內外環境,銀行需要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同時,特殊環境下,銀行需要與市場主體共度難關,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加大信貸逆周期投放力度,加快推動經濟回歸正軌。”周茂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資本補充工具,二級資本債一直是銀行發行的“主力軍”。二級資本又稱附屬資本或補充資本,是商業銀行資本基礎上扣除核心資本之外的其他資本成分,也是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主要指標,可以用于銀行業務和資產規模的擴張,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二級資本債是銀行常用的補充二級資本的工具,二級資本發行審批流程相對簡便,對銀行是否上市沒有硬性規定;同時,二級資本發行的利率相對于普通金融債券收益率高,也一定程度受投資者青睞。”周茂華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