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金融助企紓困再加碼。
當前,上海正處于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時期,為穩住經濟基本盤,上海推出重磅措施。5月29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共包括八個方面50條措施,全力助企紓困、推動復工復產復市。
其中,涉及金融領域的包括強化外貿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小微貸款應延盡延、設立企業紓困專項貸款,支持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擴大中小微業務規模,鼓勵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適當降低貸款利率、擔保費率、典當綜合費率等融資成本,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資產管理機構參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期多家金融機構已推出支持復工復產的專項措施,從加大無縫續貸支持力度、開設信貸綠色通道、加大對流動性困難企業支持、提供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方面紓困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和人群。
加大外貿等領域金融支持力度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對于穩經濟促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輪疫情防控期間,眾多上海外貿企業面臨嚴峻考驗:提單無法收發、貨運物流受阻、交貨周期延長、原材料短缺、訂單大幅減少……公司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對此,《行動方案》特別提到,要強化外貿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如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擴大中小微企業覆蓋面,優化承保理賠條件,在上海"單一窗口”開設在線報損索賠通道,建立保費緩繳機制和快賠先賠機制,應保盡保、能賠快賠。
同時,對于符合“專精特新”等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基礎上,實施不低于10%的階段性降費,加大保單融資支持力度;支持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設立進出口業務專項信貸額度,建立快速評審通道,積極運用政策性優惠利率貸款或向總行爭取其他利率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為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作為國家唯一政策性保險公司的在滬分支機構,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于4月在上海地區就啟動了降費工作。據了解,此次降費惠及面廣,扶持力度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型企業及小微企業,降費幅度原則上分別不低于10%和15%,其余小微企業降費幅度不低于10%。
記者還從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獲悉,此前該行針對外貿企業出口、進口業務分別設立300億元、200億元人民幣專項額度,并對外經、普惠金融兩大領域,各設立100億元人民幣專項額度;同時,對符合支持范圍的重點企業,根據相應的金融服務需求,設立快速評審通道等。
除了外貿領域,《行動方案》還明確要求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市域鐵路、新型基礎設施等一批重大項目,鼓勵民間投資以城市基礎設施等為重點,通過綜合開發模式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實施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支持擴大企業債券申報和發行規模。加強銀政聯動和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對接重點項目,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提供優惠、便捷的融資支持。市區合力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另外,進一步發揮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作用,落實好“上海REITs20條”支持政策,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存量基礎設施項目發行REITs,遴選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等開展REITS試點,支持盤活存量資金用于新建項目。
紓困中小微企業和相關人群
受疫情影響,不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收入受到較大影響,缺錢成了首要難題。據第一財經“抗疫助企”平臺反饋信息,截至4月末,已收到200余家企業的求助信息,其中涉及金融領域的占比約三分之一,多家企業在問題反饋時均提到了“銀行信貸”這一難題。
對此,相關金融政策正加大支持力度,《行動方案》表示,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司機貸款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與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延期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不影響征信記錄,并免收罰息。
同時,推動試點銀行將無縫續貸服務對象從小微企業拓展至中型企業;積極開發線上無縫續貸產品,按照“零門檻申請、零費用辦理、零周期續貸”導向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周轉無縫續貸,力爭2022年無縫續貸增量達到1000億元。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并加大再貼現支持力度。
實際上,在3月末上海發布“抗疫助企21條”時,監管部門就曾提到無縫續貸服務,并選取了試點銀行落實推廣。如今,政策再度明確,并表示將開發線上無縫續貸產品,這意味著未來該服務將惠及更多企業。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中資商業銀行通過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等方式,累計投放無縫續貸1992億元,其中無還本續貸同比增長109%;同時,還對困難企業實施延后還款超過81億元,累計為2萬多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提供了延后還款服務。
記者獲悉,金融機構目前正逐步推進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平安銀行(000001)上海分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該行對于四類客戶辦理的按揭貸款予以延期還款:新冠肺炎確診人員和無癥狀感染者;被隔離人員;參加防疫工作人員;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
上述相關人士還對記者表示,客戶申請延期時,貸款風險分類二下調為不良的業務不適用;同時,包括共借人、抵押人需向銀行提出延期審請并提供證明其屬于以上四類人群的證明材料,即可辦理。截至2022年5月27日,該行已延期按揭貨款140筆,涉及貸款余額47158萬元。
除了延期還款,《行動方案》還表示,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設立企業紓困專項貸款,由在滬銀行向防疫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優惠利率的紓困貸款。比如,積極用好國家各類再貸款支持政策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對重點領域和困難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家銀行設立了專項信貸額度。比如,浦發銀行(600000)設立專項信貸額度2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用于支持物流、交通運輸、醫療及抗疫物資生產等領域,1000億元用于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上海銀行(601229)也設立了1000億元防疫抗疫及復工復產專項投融資額度,并將視后續情況隨時追加。
降低融資擔保費用
在加強融資擔保支持方面,《行動方案》表示,支持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擴大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
具體來看,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按0.5%收取擔保費,對政策性的創業擔保項目免收擔保費,對政策性的農業擔保項目給予貼息貼費;區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含)以下。
同時,鼓勵市有關部門和各區對中小微企業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獲得的銀行貸款,實行貼息貼費政策。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上海銀行與市擔保中心首家合作推出了“批次擔保”業務模式,由銀行自主審批,市擔保中心“見貸即保”,提升了業務辦理效率;并以此為基礎,在全國首創“批次擔保”線上備案業務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在線辦理簽約、提款、備案,實現擔保備案時間從1個月縮短至實時備案。
另外,《行動方案》鼓勵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地方金融組織對困難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適當降低貸款利率、擔保費率、典當綜合費率等融資成本,通過展期、無還本續貸等方式減輕客戶還款壓力,對2022年3月1日至9月30日到期的普惠型小額貸款還本付息日期可最長延至2022年12月31日并免收罰息。
“要進一步發揮上市公司紓困基金作用,擴大紓困范圍,優化紓困流程,提高紓困基金運作效率,積極幫助中小上市企業緩解資金流動性壓力。”《行動方案》稱。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外開放方面,《行動方案》表示,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資產管理機構參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鼓勵試點企業在滬設立全球或亞太投資管理中心,便利其開展跨境雙向投資業務。
據悉,在5月,漢領資本、建銀國際、鼎暉投資、集富亞洲(二期)4家機構獲得QFLP試點;貝萊德基金、安中投資2家機構獲得QDLP試點。其中,漢領資本是上海市首家通過QFLP試點形式設立S基金的機構,貝萊德基金是首家參與QDLP試點的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安中投資是首家以外商投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為主體,同時允許開展QDLP業務的機構。隨著幾家新試點機構的落地展業,上海QFLP和QDLP兩項試點也將創新更豐富多樣的業務模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