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大眾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消費金融市場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商業銀行爭相布局。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曲向軍表示,未來5年將是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關鍵轉型期。銀行、持牌消金等機構紛紛入局,將在利潤壓降、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重塑市場格局。
爭相布局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消費金融市場吸引不少入局者,區域性中小銀行消費金融子公司在不斷擴容。
4月27日,寧波銀行(002142)受讓華融消金70%股權獲銀保監會同意,將消費金融牌照納入麾下,成為華融消金最大股東。5月18日,新安金融發布公告顯示,擬將子公司新安資產持有的華融消金6.7%股權全部轉讓給寧波銀行。若受讓成功,寧波銀行對華融消金的持股比例將由70%提升到76.7%。
南京銀行(601009)也在積極布局消費金融。今年3月份,南京銀行曾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蘇寧消金其他股東持有的合計41%股權,進而獲得蘇寧消金的控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后,該行持有蘇寧消金股權比例由15%增加至56%。
對于收購蘇寧消金后續安排,南京銀行董事長胡升榮在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在股權交割結束后,南京銀行將研究適時對蘇寧消金增加股本,同時對蘇寧消金業務模式、業務發展規劃、內部機構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安排。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銀行計劃獲取消金牌照。蘭州銀行表示將申請消費金融牌照,打造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江陰銀行(002807)曾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通過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議案。滬農商行曾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積極爭取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各類金融業務資格牌照。湖州銀行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發起設立以綠色金融為特色的消費金融公司。
為何青睞?
據統計,我國現有30家消費金融公司,銀行是消費金融行業競爭格局中的主要派系,共計26家消費金融公司獲銀行參股,其中18家消費金融公司為區域性中小銀行參股。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消費金融牌照之所以備受區域性銀行追捧,原因在于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范圍沒有地域限制,而城商行、農商行等卻存在地域限制。
據了解,2021年2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明確提出嚴控跨區域經營,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注冊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而消費金融牌具有全國展業資質,成為破局法寶。
與此同時,銀行還可以通過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更為方便地引入第三方合作機構和相關業務合作模式,為消費金融業務的發展打開一些空間。
推進零售轉型也是商業銀行發力消費金融的動力之一。南京銀行董事長胡升榮曾表示,收購蘇寧消金股權有利于該行零售戰略發展。
同時,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對銀行而言,消費信貸兼具輕資本高回報的特點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未來銀行將戰略重心更多向零售遷徙的背景下,消費信貸將成為銀行零售轉型重要的突破口。
華福證券進一步補充,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消費金融對應的利率可接受閾值較高,對于銀行持牌而言,風控能力相對會更有保障,也是部分區域銀行打破地域限制的重要渠道,未來可期。
如何突圍?
目前,我國消費金融行業已經進入穩健增長的新階段。據麥肯錫預測,消費金融市場仍將保持穩健發展,預計2025年底市場規模將增至約28萬億元。
不過,隨著消費金融供給主體不斷增多,行業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曲向軍表示,面對新的競爭態勢,消費金融業者需平衡規模增長和盈利能力、孵化新增長引擎以及構建可持續發展支撐體系,這些既是挑戰也是優秀企業進行彎道超車的契機。消費金融業者需要保持戰略定力,明確自身戰略,通過精耕細作、做寬賽道、修煉內功這三大主題,立足長遠,贏得競爭。
中金公司則認為,具備強大股東背景(銀行系機構資金優勢明顯)、突出獲客能力(線上自主投放+用戶運營、線下網點鋪設+場景合作)以及領先風控水平與定價能力的機構有望脫穎而出。
此外,城商銀行消費金融領域下沉,與消費金融公司的消費金融客群定位逐漸趨同,同質化競爭問題凸顯。零壹智庫發布的報告指出,銀行與金融科技平臺、互聯網平臺、消費金融公司的消費金融服務需要體現差異化。
除了差異化服務,消費金融公司還需提高數字化競爭力。零壹智庫認為,數字化能力是決定消費金融生態平臺線上化發展程度的關鍵因素,數字化程度直接影響消費信貸全周期服務效率,如提升用戶畫像的精準程度,有效提升潛在客戶轉化率,增強智能風控能力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