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3年,有什么是永遠不變的嗎?
答案可能是——房貸。
最近,昆山某市民在網上求助稱:
自己在上海工作,現在因為疫情沒法上班,也沒有收入,但每個月還要還5000元左右的房貸,希望中信銀行(601998)能夠暫緩房貸期限,或者能夠減免半個月的房貸。
對此,中信銀行昆山支行回應稱:
目前該銀行暫無由于疫情減免房貸相關規定。根據該行規定,房貸還款延遲1天會影響征信記錄,延遲3個月將會啟動訴訟程序,請務必按時歸還房貸。
簡單來說,想要延遲還房貸,不行。
說實話,疫情已經延續近3年,像昆山這位朋友一樣,工作受到疫情沖擊,工作減少,但房貸沒有減少的情況,越來越多。
本身疫情也屬于不可抗力的突發時間,在這種情況下:
銀行真的不能減免利息?或者允許延遲還款嗎?
最近,各大銀行已經做出回復,我打了幾個電話進行求證。
工、農、中、建、交、儲六家國有商業銀行回應稱,受疫情影響,滿足條件的客戶,可申請房貸延期,客戶的征信不受影響。
交通銀行官方表示,對于受疫情的上海地區,主動提供延期還本付息等服務。對線上抵押個貸客戶,最高可給予30天的本金歸還寬限期。
郵儲銀行表示,面對疫情沖擊,部分客戶償還房貸受到影響,延期還款的意愿較為強烈。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房貸客戶,提供最長6個月的延期還款服務,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支持幫助受困客戶度過難關。
興業銀行(601166)上海分行一支行經理也告訴記者,目前政府部門已經下發清單,對于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餐飲、酒店、旅游等),只要符合清單中的門類,市民可以提供相應材料進行申請(延遲還貸),通過概率比較大。
銀行的回復看起來很美好,但根據目前各方信息來看,申請延期還房貸,還有幾大隱藏問題:
1、如何界定受疫情影響?
首先是,銀行雖然回應是可延期,但是具體如何操作,流程如何,需要哪些手續,部分銀行還未具體落實。
其次,范圍有限。現在各大銀行的針對都是上海、吉林等疫情封控區,但是也有許多區域,小面積疫情遭遇反復,也有不少人群面臨失業、收入減少的問題。
比如新京報評論里寫得甘肅張先生,這些非典型疫情地區很容易被忽略。
想要做到公平、公正,需要對“受疫情影響,延期還房貸”作出界定。
2、房貸延遲還款,并非減免利息。
什么意思呢?
就是即使能夠延期6個月還款,但是房貸的總還款時間并沒有變長。比如你房貸合同還剩10年,那就是10年內還得還完,而不是10年6個月內還完。
此外,延遲還款期間,利息是還在增加的,這等于度過這段過渡期后,不僅還貸的時間變短了,還款額還變多了,因此月供更多了。
對于現在生計困難、手頭緊張的朋友來說,能有一定的緩沖時間,也是好事,只是也只能是緩沖了。
3、不同地區、不同銀行、不同貸款人延期貸款的方案不同。
即使這么多銀行已經表態,但是落地到具體地區、具體銀行、具體個人來說,能不能申請到延期貸款,能申請到怎么樣的方案,現在還是問號。
更多的落地細節,還得等!
但,比起這個,更急迫的事情已經出現了!
4月6號,最新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對于目前的形勢做出新判斷,有幾個表述非常值得關注: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有的超出預期。
國內疫情近期多發,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加,.....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超出預期?新的下行壓力?指的是什么?
我相信大家這些天,只要看新聞都能感受到。
這輪疫情,上海已經焦頭爛額,深圳才剛剛控制住,吉林、天津、廈門、武漢多地還在反反復復。
不說別的,單單就說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與金融中心,這輪疫情對全國經濟的影響就不會小。
落到個人,疫情波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大,旅游業、物流業、服裝業、餐飲、酒店等等都在面臨危機。
所以,為什么現在討論房貸延期,呼聲如此之高?
不是大家妄圖老賴,而是很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603883),在目前的危機之下,真的很困難。
根據阿里拍賣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住宅用房法拍房數量為9000套,2021年則高達168萬套。截至2022年2月20日,全國住宅用房法拍房數量已經到達175萬套!2021年相比2017年法拍房數量竟然增加了185倍。
疫情這只黑天鵝,已經攪得大家心如亂麻。
所以,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到:
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促進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
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費和有效支持消費的舉措,提升對新市民的金融服務水平。
只是如何讓利?如此刺激消費呢?
現在多地政府實際都在給企業減稅,給受疫情影響的老百姓和企業發錢。
比如深圳福田,這次疫情結束后,對城中村內中小微企業、個體戶進行5000-10000元的一次性補助。羅湖29個城中村20萬居民,每人獲得300元的生活補貼。
這些都是緩解民生的有效舉措。
行業穩定了,老百姓有工作,才能有錢;老百姓有錢了,才能去消費,形成良性商業生態循環。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無論是不是夜壺,作為關系老百姓安居的關鍵一環,怎么也得讓利。
那么在房貸上,如何進一步釋放利好呢?
我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探討推進:
1、減免利息,或者是真的拉長還貸時間。
拉長房貸延長的時間,現在很多銀行延長時間只是封控期,這個時間相比受影響的收入是非常短的。
對有疫情反復、疫情影響嚴重地區,應該拉長房貸延長時間,3個月,6個月,甚至可能延長至1年。
其次,除了地區之外,對重點行業應該也有傾斜。
說實在的,疫情之下,像旅游、教培等等傾覆的是整個行業,這些行業從事人員被影響的不是短期的收入,反而中長期的收入都會遭受影響。
對重點行業,延遲還貸也應該有所傾斜。哪怕不能見面利息,也可允許將貸款時間適當延長,保障中長期月供的穩定,這樣哪怕長期月供多一些,更能幫助大家度過這場不止何時才能結束的疫情。
2、對存量房貸利率打折。
2008年金融風暴期間,央行就曾宣布過:將商業性個人住房房貸款利率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20%,存量房貸也可以申請利率7折。
通過這次利率打折,當時我國的存量房貸實際利率從5.95%降低到了4.455%,可以達到了歷史新低。
不僅比今年降息過后的5年期lpr要低,對比去年12月,全國平均房貸利率高達到5.63%,低了117個BP。
假設貸款200萬,30年等額本息還款,每個月月供能少掉1439.14元,總還款利息少了將近51.8萬元。
這對不少家庭來說,現在就是雪中送炭,不僅能緩解收入減少的壓力,也能刺激消費。
至于損失的另一端銀行,本來就不差錢。
中國銀保監會2月披露的數據顯示:銀行業在2021年共實現利潤超2.2萬億,同比增長增幅達12.6%。六大國有銀行在2021年總體的凈利潤已經超過了1.2萬億人民幣,差不多每天凈賺近35億。
眼下大家都艱難,國有銀行確實也該肩負起該有的責任,應該讓利的地方就讓讓利吧!
要是沒有羊了,哪還有羊毛薅呢?
對此,你又如何看呢?
最后覺得文章不錯,別忘了點擊下方名片,為我們添加關注!我們是“大胡子說房”,專注城市分析和樓市干貨的公眾號,期待你的關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胡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