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東廣清結合片區工作部署,有效發揮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服務綠色發展的能力,近日,廣州農商銀行積極與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營業管理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聯動,成功為首批13戶從化區林農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54萬元。這一舉措意味著該行在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創新生態價值實現機制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我打算利用這筆資金,把經濟社周邊山地上的經濟林也擴大一些,希望明年可以有個好收成。”拿到銀行貸款的林農劉先生提起接下來的規劃,臉上掛滿了笑容。從化區呂田鎮草埔村村民劉先生幾年前承包了150多畝生態公益林,每年能得到政府發放的公益林補償款1.2萬多元。今年10月,他通過提交自家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情況,成功向廣州農商銀行申請到貸款5萬元,成為全市第一個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受益人。
根據國家規定,生態公益林不得采伐、轉讓或抵押,“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廣州農商銀行研發的以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作質押的 “林易貸”融資模式,貸款手續方便簡單:農戶只需提供近2年已獲得公益林補償金收入賬單等信息,即可以向廣州農商銀行申請貸款。最高可獲得補償金乘以6倍的貸款額度及3年期優惠利率,用于撫育公益林、發展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及其他生產經營需要。“在從化區,由于全區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款均已通過廣州農商銀行辦理代發,銀行還可以直接為農戶預估授信額度,并據此主動聯系農戶辦理貸款,手續更加便捷。”廣州農商銀行從化支行的唐經理介紹說。
目前,廣州市每年向農戶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約3.7億元。銀行、監管機構以及政府積極聯動,通過這樣的模式,一方面有效發揮了金融杠桿作用,提高政策落實的效果;另一方面解決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核實難、登記難的問題,幫助林企、林農將未來的補償收益轉化為現實可用的信貸資金,再進一步用于林業擴大生產增收,真正實現生態變效益,達到保生態與促增收的雙贏。
“廣州農商銀行定位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助力鄉村振興我們責無旁貸。”廣州農商銀行總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后續,我們將逐步在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做好‘林易貸’的推廣工作,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爭取讓更多的城鄉居民在人居環境提升的同時,能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