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重慶銀行A股上市第一年。今年上半年,重慶銀行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業績指標符合預期,業務基礎全面夯實,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從2021年8月30日公布的《重慶銀行2021年半年度報告》來看,重慶銀行上半年經營管理呈現三大亮點:
整體經營保持穩健,
業績指標“高質量”
經營規模再上臺階。2021年上半年,重慶銀行深度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發揮深耕川渝和輻射“一市三省”的區域優勢,經營規模穩健增長,增速顯著提升。截至6月末,集團資產總額6065.53億元,較年初增幅8.0%。貸款余額3101.16億元,較年初增幅9.5%,存款余額3398.24億元,較年初增幅8.1%。
業務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上半年,重慶銀行積極優化資產投放重點,拓展核心負債來源,信貸資產占比、儲蓄存款占比、標準化資產占比持續提升。截至6月末,信貸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提升至51.13%,較上年末提高0.70個百分點。存款占總負債的比例提升至60.73%,較上年末提高0.21個百分點。其中儲蓄存款占比39.52%,較上年末提高0.78個百分點。
盈利基礎更加扎實。重慶銀行不斷拓展盈利增長點和推進成本精細化管理,營業收入創造能力加快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優勢持續鞏固。2021年1~6月,實現集團營業收入72.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11.3%,實現凈利潤27.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5.12%。業務及管理費14.29億元,成本收入比19.64%,投入產出效率連續多年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資產質量更為堅實。重慶銀行持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加快化解重點存量問題授信,堅決筑牢風險底線,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保持在合理區間。截至6月末,集團不良貸款率1.35%,撥備覆蓋率247.82%,均優于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
資本管理更趨高效。2021年上半年,重慶銀行通過A股IPO和利潤穩步增長,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先支持零售、小微等低資本消耗業務,優化資產配置,資本效率進一步提升。截至6月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97%,一級資本充足率10.07%,資本充足率12.62%,較上年末分別增加0.58、0.50、0.08個百分點。
品牌價值再獲提升。連續6年躋身《銀行家》全球銀行前300強,位列239位,較上年提升10位,在全國銀行100強中排名44位。連續5年獲得標準普爾“BBB-”投資級評級,在國內城商行中處于領先水平。金融科技創新屢獲獎項,“風鈴智評產業慧鏈”獲中國金融數字科技創新大賽“全場榮耀獎”,“手機銀行5.0”獲華鷹獎BDI數字化指數“移動銀行獎”。
業務條線亮點紛呈,
市場開拓“高效率”
2021年上半年,重慶銀行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全面推進業務創新,呈現出傳統業務轉型提質、創新業務加快孕育、新舊業務融合互動的良好態勢。
——公司銀行業務增份額
截至6月末,重慶銀行公司存款余額1865.94億元。從增量看,較年初新增79.34億元,位居地方法人銀行增量第一位,以及全市33家商業銀行公司存款總增量前五位。從結構看,活期存款占比23.40%,帶動對公存款付息率較年初實現穩步下降。公司貸款總額1853.12億元,較年初新增206.51億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46倍,位居地方法人銀行增量之首,創下近三年同期增量最高水平。
重慶銀行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客戶、重點客戶穩步增長。上半年支持京東方第六代LED生產線、自貢高鐵東站等重大項目,上半年完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信貸投放近3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
重慶銀行為公司客戶定制金融服務,推廣學校、商貿等資金管理方案,帶動結算資金穩步增長;上線運營票據池系統,智能管理企業票據,盤活企業資產;推廣“優優貸”,產品余額超百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作為國內第七家“赤道銀行”,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租賃”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截至6月末,全行綠色貸款余額176.0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2%。
——小微銀行業務重普惠
截至6月末,重慶銀行小微貸款余額870.20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6.99億元。研發推出重慶市首款依托知識產權大數據的線上信貸產品“好企知產貸”,4月份上線以來已發放2.4億元。全部“好企貸”系列貸款余額達到72.73億元,較年初增長超過20億元,創歷史增長最高水平。
針對小微企業,重慶銀行“抓品牌”,發布“鏸渝金服”品牌,重塑產品業務體系,推出9大客戶服務特色標簽,進一步推動小微業務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抓“特色”,推出重慶市首款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專精特新信用貸”,以及“兩山兩化-好企助農貸”“生豬活體抵押貸”“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等,其中,“兩山兩化-好企助農貸”納入重慶市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抓“渠道”,積極聯動市經濟信息委、文化旅游委、農業農村委等職能部門和區縣政府,獲取優質企業“白名單”,依托“市文旅峰會”“市中小企業大會”和“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等優勢平臺,觸達優質客戶,并聯動市農業擔保、小微擔保等政府性擔保機構,建設銀擔數據直通系統,成功落地重慶市首筆“新農信貸直通車”貸款,進一步拓展獲客渠道、提升服務效率。
——個人銀行業務拓客群
截至6月末,重慶銀行儲蓄存款余額1342.82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24.56億元,增幅10.2%,儲蓄存款在重慶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保持攀升;異地分行勇于開拓、漲勢良好,儲蓄存款占比較去年末提升了近0.4個百分點,逐漸成為新的增長極。個人消費類貸款余額834.20億元,較去年末增長68.36億元,保持穩步增長。
針對個人客戶,重慶銀行“抓客群”,“做精高端客戶、做細中端客戶、做強大眾客戶”,深化分層管理,構建財富管理體系,貴賓客戶數量和資產貢獻持續提升,上半年,貴賓客戶、高凈值客戶增幅雙雙超過10%,客戶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抓“產品”,致力于打造“市民身邊的理財專家”,形成“聚惠、金惠、財惠、享惠”四大理財產品系列。抓“自營”,完成線上消費貸款“凱源貸”“線上抵押貸”等子產品研發,“捷e貸”正式向持本行卡所有客戶全面開放。抓“場景”,積極打造“渝樂惠”電子商城線上“生活圈”,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實現既“獲客”,又“活客”,上半年收單商戶數量增長超過20%,資金交易量超過去年全年。
——金融市場業務抓質效
重慶銀行獲得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同業存款交易主體參與機構資格,同業負債對手擴面增量,同業負債成本穩步降低。穩步發展投資銀行業務,上半年發行落地各種標準化債券6筆金額45.2億元,達到交易商協會“B類獨立主承銷商”驗收標準。持續優化同業投資結構,上半年增持利率債123億元,較年初增幅28.58%,高等級信用債和高流動性資產總量持續增加。繼續強化金融市場交易能力,上半年在銀行間市場資金交易金額比去年同期增加134%。
——數字銀行業務謀創新
重慶銀行以數字信貸、數字運營、數字風控、數據資產管理為主線,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數字信貸方面,拳頭產品“好企貸”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不斷升級,已形成11個子產品,累計服務近3萬小微客戶,“好企貸”先后榮獲《銀行家》“十佳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獎”等榮譽。數字運營方面,新版手機銀行、企業網銀、企業APP不斷新增功能,優化體驗,推動互聯網渠道交易持續快速增長。企業網銀交易筆數與交易額同比增長43.0%、51.4%,手機銀行交易筆數和交易額同比增長28.6%、18.3%。數字風控方面,由“關聯慧查”“產業慧鏈”“財務慧識”“數字慧圖”共同組成“風鈴智評”數字風控體系,廣泛應用于授信業務、資產保全、員工行為管理、反洗錢等領域。“關聯慧查”獲“2021中國優秀金融數字化創新案例”,“產業慧鏈”獲 “2021中國金融數字科技創新大賽全場榮耀獎”。數據資產管理方面,推進橫跨15個部門、60個系統的主數據項目,統一規范客戶信息管理,榮獲2020年度國際數據管理協會頒發的“數據治理創新獎”。
——金融租賃業務廣布局
重慶銀行充分利用控股子公司鈊渝金租持牌經營優勢,加大協作,共謀發展。截至6月末,鈊渝金租資產總額突破300億元大關,達到302.79億元,租賃資產余額289.86億元,發展勢頭保持強勁。2021年上半年,鈊渝金租在川渝兩地投放項目近30筆,金額近55億元。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筆光伏行業設備直租項目落戶四川樂山;助力鄉村振興,支持國家農業產業化扶貧重點項目“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工程”在重慶豐都落地,得到了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體學習的充分肯定,《中辦通報》(2017年第9期)將其作為全國產業扶貧經典案例印發。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管理賦能“高水平”
重慶銀行全面推進“十四五”規劃,提出“人才賦能、管理賦能、科技賦能”戰略措施,支撐前中后臺、總分支行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人才賦能方面,重慶銀行補缺口、增規模、強素質,從核心人才隊伍建設入手,加快培養金融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風控建模等重點專業領域人才,增強各類人才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人均效能。
在管理賦能方面,重慶銀行持續夯實現代風險管理理念,穩步推進風險管理體系改革,重塑評審架構,形成以大中貸審會為主,同業、小微、個人貸審小組協同的“1+3”總行級評審體系,實現各業務條線授信政策風險偏好、授信政策執行標準、不同條線區域行業產品政策、報告文本模板和風險要點標準化“四個統一”。
在科技賦能方面,重慶銀行重科技基礎建設、抓科技創新改革、推數字轉型發展,由科技支撐向科技引領轉變。籌建集科技管理、研發創新、生產運營為一體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支撐未來15~20年的金融科技“新基石”。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C鏈金融云服務平臺、高性能數據倉庫等重點應用和產品,科技金融和數字轉型能力快速發展。
(CIS)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