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劉銀平
提要:
·今年以來,大額存單利率持續走低。存款利率報價方式改變之后,利率進一步大幅走低。
·每年1月份都是大額存單的發行高峰期,此后會逐漸下降。
·由于利率水平較高,零售儲戶更青睞中長期存款及大額存單。
2021年上半年,存款市場有兩項重大政策出臺,一是禁止互聯網平臺代銷存款,互聯網存款全部下架;二是存款利率報價機制改革,長期存款利率下調,銀行攬儲成本下降。
2021年初,銀行大額存單發行額度充足,發行量較高,2月份開始,發行量逐漸下降。同時,3年期大額存單占比一直都是最高的,其次是1年期。
由于負債成本偏高,近兩年銀行在逐漸控制攬儲成本,控制高成本存款的量價水平,今年以來,大額存單利率持續走低。存款利率報價方式改變之后,利率進一步大幅走低。
2021年上半年存款市場整體情況
梳理今年以來的存款市場,上述兩大政策帶來了以下影響。
●互聯網存款新規出臺:互聯網存款全部下架
2018年至2020年,互聯網存款異常火爆,京東金融、度小滿理財、支付寶等眾多互聯網平臺紛紛代銷銀行存款,最開始只有民營銀行存款,后來地方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國有銀行也逐漸加入。
由于互聯網存款利率較高,且很多創新型存款的流動性也很強,吸引了大批互聯網投資者,民營銀行及地方性銀行的存款規模迅速擴張。不過,其帶來的問題是,互聯網存款推升了存款市場整體利率水平,導致銀行負債成本、流動性風險上升,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2021年1月15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重點提到,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地方性法人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立足于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
這意味著,銀行攬儲只能通過自營平臺,所有互聯網平臺都不得代銷銀行存款。此外,地方性銀行還不得進行異地攬儲。
政策出臺之后,所有互聯網存款立即下架,意味著“輝煌”了兩三年的互聯網存款時代徹底結束。這對民營銀行和地方性銀行影響最大,攬儲難度升高,而對全國性銀行影響較小。
●存款利率報價改革:短期利率上漲,長期利率下跌
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決定,將原來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國有銀行加點上限要低于其他銀行。其中,國有銀行活期存款加點上限為10BP,定期存款加點上限為50BP;其他銀行活期存款加點上限為20BP,定期存款加點上限為75BP。
大額存單加點上限高于定期存款。其中,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加點上限為60BP,其他銀行大額存單加點上限為80BP。
改革之后,各類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長期存款利率集體下調,短期利率集體上調,1年期利率漲跌不一。
近兩年來,貸款市場利率明顯走低,但存款利率卻并未跟隨調整,銀行負債成本降幅有限,仍然較高,導致凈息差水平持續收窄。
過去多年,銀行存款利率實施“基準利率×上浮比例”,但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且上浮之后存在倍數效應,銀行調整范圍較大,導致長期存款利率整體偏高。存款利率報價機制調整之后,改為“基準利率+基點”的方式,使得長期存款利率不存在倍數效應,各期限之間的利率差逐漸縮小。
總體上,存款利率定價改革可以促進利率市場化,提升政策傳導效率,銀行中長期存款利率下調,整體負債成本下降,進而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實體融資成本下降。
1月大額存單發行量最高,此后逐漸下降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大額存單發行數量為1556只,為今年最高水平,2月至5月的發行數量連續下降,6月份發行數量為675只,環比增加55.53%(見圖1)。
銀行在每年發行第一期大額存單之前,需要向央行報備全年的發行計劃,在年初,銀行的大額存單發行額度較為充足,年末可能會較為緊張。此外,大額存單的募集期較長,有些長達半年甚至一年,尤其是地方性城商行及農商行的大額存單。所以,每年1月份都是大額存單的發行高峰期,此后會逐漸下降。
6月份大額存單發行數量之所以會環比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半年末銀行資金面偏緊,攬儲競爭加劇,發行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存款利率定價方式改變,原先的大額存單利率大多超過上限水平,銀行需要調整發行計劃,發行新的符合利率規定的大額存單。
3年期大額存單的發行數量占比達47.1%
大額存單共9種期限,相對于普通定期存款來說,多了1個月、9個月、18個月三種期限,不過,這三種期限的發行量很少。
在上述9種期限中,3年期大額存單的發行數量一直都是最多的,其次是1年期。2021年上半年,3年期大額存單的發行數量占比40.59%-53.32%,平均占比47.1%;1年期的發行數量占比17.51%-21.04%,平均占比19.26%(見圖2)。
在大額存單的平均利率方面,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2021年6月,3個月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為1.755%,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2.015%,1年期平均利率為2.264%,2年期平均利率為2.943%,3年期平均利率為3.9%,5年期平均利率為3.808%。
和5月份相比,3個月期、6個月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分別環比上漲9.3BP、3.9BP;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平均利率分別環比下跌1.1BP、18.5BP、13.2BP、9.2BP。
6月份大額存單利率調整和市場利率變動關系不大,主要是受存款利率定價改革的影響,銀行各期限利率水平不得超過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定的上限。
剔除存款利率新規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大額存單各期限平均利率也呈持續下跌趨勢。6月份3年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為3.9%,較去年12月下降12.9BP(見圖3)。
2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集體下調
根據存款利率定價新規,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在存款基準利率上加點上限為60BP,其他銀行加點上限為80BP,6月21日開始,各大銀行紛紛調整(見表1)。
由于外資銀行大額存單原先的利率水平就偏低,未超過利率上限,本次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調整的方向不一。其他幾類銀行,2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均環比下跌;6個月期、1年期平均利率漲跌不一;3個月期平均利率均環比上漲。
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6月份城商行大額存單整體利率水平最高,其次是農村金融機構。
6月份,各類銀行的大額存單平均利率仍有超過新規利率上限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6月21日之前部分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水平較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少部分銀行還未調整到位。預計7月份大額存單長期利率水平將進一步下降。
2021年下半年大額存單市場展望
6月21日開始,各大銀行紛紛調整普通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的利率水平,由于2年期、3年期利率“超標”現象較為嚴重,很多銀行先將2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調整至新規的上限水平,即國有銀行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別為2.7%和3.35%,其他銀行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別為2.9%和3.55%。這就導致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率差異縮小,中小銀行依靠高息攬儲會更加困難。
不過,隨著儲戶逐漸接受當前的利率水平,部分銀行可能會繼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下半年大額存單利率會繼續走低,但是降幅不會太大。由于銀行攬儲競爭愈加激烈,在長期利率已經大幅下調的情況下,多數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不會繼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
由于利率水平較高,零售儲戶更青睞中長期存款及大額存單,而此次長期利率下降將導致儲戶利息縮水,更加無法抵抗通脹,部分儲戶為了讓資金保值、增值,可能會將部分資金投向理財或權益類資產市場。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融博覽財富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