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本做后盾。而資本來源主要是股東出資和公司盈利所得,如果公司盈利一般,股東又不追加資本,那就只能向外尋求幫助。
2021年5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批復,同意網商銀行發行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并按規定計入該行其他一級資本。隨后,網商銀行披露了第一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計劃,規模為人民幣 15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今年首單民營銀行永續債。
在此之前,網商銀行已于2020年發行了25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票面利率為4.5%。加上此次發行的15億元,網商銀行發行的永續債規模將達到40億元。如果此次票面利率與去年一致,則網商銀行每年總計需要支付利息1.8億元。
網商銀行大規模發行永續債背后,反映了該行資本充足率告急的窘境。
截至2020年末,網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僅為8.86%,同比下滑(2019年為15.40%)42%!和2018年相比,下滑了20%;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0年末,網商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89%,同比下滑28%。
根據監管要求,商業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一)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二)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三)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網商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雖然仍符合監管指標,但和同業比起來,已經是班級“落后生”。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商業銀行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64%、11.95%和10.92%。網商銀行的核心以及資本充足率比商業銀行平均水平低23%。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末,民營銀行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低于大型商業銀行,但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行和城商行。
和同為民營互聯網銀行的微眾銀行比,網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告急”。
截至2020年末,微眾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1%、11.36%,分別比網商銀行高4%、28%;新網銀行未披露2019年和2020年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但其資本充足率截至2020年末為18.26%,比網商銀行高54%。
過去三年,網商銀行均實現了盈利,但盈利能力與其資產規模并不匹配。審計報告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網商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6.71億元、12.56億元和12.86億元。同期,網商銀行資產規模分別為958.64億元、1395.53億元、3112.56億元。
可見,資產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網商銀行的凈利潤仍然原地踏步,其盈利能力顯著下降,平均資產回報率由2019年的1.07%下降至2020年的0.57,降幅達47%。
網商銀行的資產質量亦出現下滑。截至2020年末,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4%,較2019年末上升0.21%。
新世紀資信在網商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指出,網商銀行在線下領域、其他電商平臺及三農貸款領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該行不良貸款有所上升,業務拓展過程中該行在風險把控方面面臨一定挑戰。此外,隨著業務的快速擴張,疊加互聯網貸款行業監管升級,網商銀行資本補充需求上升。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開甲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