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重慶銀行掛牌當日漲停收報15.6元/股,漲幅為44.04%,總市值達到542億,創造近兩年銀行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新高。
截至2月9日收盤,在市場多因素作用下,重慶銀行股價出現回調。滬深交易所公布的公開信息顯示,重慶銀行當天收報13.51元,跌3.77%,成交額17.97億,換手率40.05%。
據東方財富(300059,股吧)網數據顯示,重慶銀行今日主力凈流入3.7581億、主力凈比20.92%,其中超大單凈流入4.2288億、超大單凈比23.54%;超大單流出1.6254億,小單流出8.3407億。根據實時資金流向圖可知,盤中14:15分后,機構紛紛入場。收盤后,多家主力現身龍虎榜,合計買入4632.86萬元。就此,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重慶銀行于年底市場資金活躍期發行上市,短期放量回調屬于正常階段性調整。伴隨大批認可公司基本面及長期價值的機構入場,后期股價走勢將逐步企穩。
圖片來自東方財富網
圖片來自同花順資訊中心
中泰證券指出,銀行股的核心投資邏輯是宏觀經濟。宏觀經濟的“量”是銀行股投資的短期邏輯,宏觀經濟的“結構”則是銀行股的中長期邏輯。
2013年,重慶銀行成功赴港上市,成為首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城商行,2020年12月18日,重慶銀行A股IPO成功領取批文,2021年2月5日成功A股上市。這是今年重慶地區首只新股,也是今年首家登陸A股的銀行。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研究表明,重慶銀行的總資產、核心負債來源增長表現出與重慶市經濟增速的高度關聯性。
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立足成渝地區城市群核心,充分融入國家戰略。立足其中的重慶銀行無疑將迎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重慶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實現營收、凈利“雙增”,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等指標優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作為西部和長江上游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重慶銀行立足打造“客戶專家型銀行”戰略定位,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已成為一家專注地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化城市商業銀行。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認為,市場出現修復性反彈行情,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是疫情受損行業,第二是順周期品種,如銀行、化工及資源類。銀行、化工等機構關注度較高的方向仍值得跟蹤。
中金公司指出,向前看,宏觀經濟和監管政策有利于銀行業景氣度向上,再次重申全面看好A/H銀行股表現,銀行正處于業績V型反轉的起點,風險溢價因素反轉的起點,估值反轉的起點。未來1-4個季度A/H上漲空間超過40/50%。
綜合分析來看,隨著2021年銀行內外環境的改善,銀行股估值有望上行。重慶銀行A股IPO通過市場化詢價發行,本次發行的股票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自本次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即可流通。在當前銀行股板塊處于估值及持倉歷史低位,重慶銀行股價回調,并不影響其優質資質,反而為后市上揚做好了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