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漫游 北京報道
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手抓科技賦能,一手抓跨界合作。
面對服務數字經濟、深化數字轉型的新任務,商業銀行正在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數據治理三個層面加快變革創新,更好發揮科技賦能的“倍增器”和“推進器”作用。
在思想觀念方面,商業銀行將進一步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時代開放、共享、連接、智能、迭代等新特征,在恪守金融基本規則的前提下,積極變革經營管理理念,引入用戶思維、粉絲思維、流量思維、極致思維、平臺思維等互聯網思維。
在體制機制方面,商業銀行將進一步學習借鑒互聯網企業扁平化、敏捷化、網絡化的管理模式,縱向變革以職能控制為導向的組織架構,探索構建敏捷組織;橫向探索打破條線、部門的職能邊界,強化業務協同,促進深度融合。
在數據治理方面,商業銀行將持續推動內外部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有效整合,打破數據煙囪。構建全景式、多維度、細粒度的數據視圖;通過專業工具模型和數據分析師團隊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為戰略決策等提供強大支撐。
面向未來,商業銀行構建數字金融生態可以從五方面著手:
一要堅持技術共創。繼續深化與互聯網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的開放合作,探索設立金融科技創新聯盟等組織。
二要堅持數據共享。建立健全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融合應用機制,兌現數據對業務賦能的巨大價值。
三要堅持場景共建。進一步牢固樹立“開放銀行”“全景銀行”等理念,將金融服務以一種“無感”“泛在”的方式嵌入生產、生活場景之中,實現流量經營、拓客活客、價值發現。
四要堅持風險共防。在業務合作過程中,無論是銀行還是互聯網平臺、金融科技公司,都將切實肩負起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嚴把風險關口,共筑風險防線。
五要堅持合作共贏。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將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數字金融生態環境朝著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效率更優的方向持續演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