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銀行出清不良資產“各出奇招”。11月20日,廣州銀行在廣州產權交易所發布了3份不良貸款債權轉讓包,涉及兩家廣州企業,一家江門企業,轉讓底價合計為8621萬元。
此外,客家銀行、瀘州銀行等上市銀行披露核銷不良貸款;廣州農商行、青島銀行(002948,股吧)等多家銀行則將不良資產掛牌轉讓;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國有銀行加快發行不良資產ABS;此外,還有中小銀行嘗試在定增時“搭售”不良資產。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貸款核銷規模合計7644億元,同比去年上升18.0%;僅從第三季度來看,貸款核銷合計3181億元,同比上升39.90%,這是銀行業正在加速出清不良的一個縮影。
種種跡象表明,“后疫情時代”銀行業不良資產逐漸暴露的背景下,如何處置已經日益成為銀行的重點工作之一。
打包債權“折價”轉讓
近日,各地產權交易所公布的掛牌信息顯示,廣州銀行、廣州農商行多家銀行以打包轉讓債權的形式處置不良資產。
11月20日,廣州銀行在廣州產權交易所發布了3份不良貸款債權轉讓包,分別為江門恒浩供應鏈公司4617.90萬元債權,廣州烽揚置業公司6821.23萬元債權,廣州駿杰貿易公司302.09萬元,合計債權為1.174億元,轉讓底價為8621萬元,相當于打了7.34折。
(圖片來源:廣州產權交易所。)
在一個月前,廣州銀行已經發布3批合計共12家企業的不良資產債權轉讓包。包括廣州駿杰貿易公司等3戶不良貸款債權、深圳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公司等5戶不良貸款債權、珠海揚名百貨公司等4戶不良貸款債權。其中深圳飛馬公司等5戶合計債權為3.93億元,珠海揚名百貨等4戶合計債權為2.01億元。
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消息顯示,11月12日,廣州農商行將持有的友和道通航空公司和深圳速爾物流公司不良貸款債權項目進行轉讓,債權總額為8.85億元,尚未披露轉讓價格。
今年以來,廣州農商行在廣州產權交易所已發布超過60份不良資產債權轉讓消息,涉及廣州農商行所擁有的湛江市漁人碼頭商業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裕豐鋼鐵有限公司、肇慶金裕豐商品鋼筋有限公司貸款債權等。
涉及金額最大的有騰邦物流和騰邦國際(300178,股吧)兩家公司,廣州農商行持有債權為24.25億元,分別在今年5月、6月、9月對兩家公司債權進行了三次轉讓,最新狀態顯示該筆債權交易“已過期”。
在全國范圍來看,年內青島銀行、濟南農商行等多家銀行陸續在地方產權交易平臺發布金融不良資產債權轉讓消息。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折價主要是為了加快變現進度,影響折扣的因素一是取決于標的成色,也就是銀行不良資產的質量究竟如何;二是轉讓主體資金需求的緊迫程度,如果急轉,折扣力度也會比較大。
年內不良資產ABS發行143億元
除了不良貸款核銷、打包債權轉讓等常見方式以外,大型銀行還傾向于利用發行ABS出清不良資產。
11月16日,建設銀行成功發行”建鑫2020年第六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總規模5億元,據悉這是全國首單對公普惠金融類不良資產支持證券。
建行在發行不良資產ABS上屢有創新。2016年9月,建行發行國內首款房貸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2008年,建行發行全國首單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
(建鑫2020年第六期不良資產ABS發行情況,圖片來源:項目說明書。)
根據項目說明書指出,本項目中,建行作為發起機構以部分不良小微企業經營類貸款作為基礎資產,其中,優先檔4億元,占比80%;次級檔1億元,占比20%,預期到期日為2026年1月26日。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資產證券化產品從結構設計上分為優先級和劣后級,優先級面向市場公開招標發售,劣后級則為定向發售。”優先級的票面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方式,劣后級無票面利率,扣除相關的費用以及優先級的本息分配后全部歸其所有。
文件顯示,“建鑫第六期”的基礎資產為小微企業經營類貸款,共計3495筆,涉及2566位借款人,分布在建行全國17個一級分行,入池資產未償本息合計為15.66億元,預計可回收現金為6.15億元。
根據說明書披露,本次不良信貸資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借款人經營狀態發生變化所致。其中經營狀態處于停產、破產的借款人占據了未償本息總額的47.03%,經營狀態勉強維持的占據了40.64%,而處于正常經營狀態的借款人僅剩余12.34%。
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CNABS)數據顯示,以簿記建檔日來計算,截至11月19日,今年國內銀行共成功發行了27筆不良資產ABS,發行金額總計達到143.27億元。
可以發現今年發行的27筆不良資產ABS中,有20筆產品細分為信用卡消費貸款,涉及金額46.95億元,2筆產品細分為一般消費貸款,2筆小微企業貸款,3筆住房抵押貸款。
自2016年首批試點啟動至今,不良資產ABS試點名單歷經三次擴圍至20余家金融機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分資產類型看,對公不良發行規模逐年走弱,個貸不良發行規模保持平穩,信用卡不良發行規模逐年活躍。
興業研究金融監管分析師陳昊表示,下半年不良ABS發行量可能繼續上升,不過由于延期還本付息使壞賬暴露延后,2021年上半年的壓力可能會更大,屆時發行量或達到峰值。
中小銀行定增“搭售”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來看,定增“捆綁銷售”不良資產包成為部分農商行消化不良資產的“新玩法”。
據記者梳理證監會信息,年內搭售不良資產的定增計劃獲批的銀行共有3家,直接獲批的有廣東四會農商行和山西澤州農商行,被證監會問詢后修改方案的有一家,為山東諸城農商行。
在定向發行說明書中可以看到,廣東四會農商行表示,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本次定向發行價格1元/股,定向發行對象在認購股份時需另外付出1.50元/股購買不良資產;山西澤州農商行指出,認購人每認購1股,需另行出資0.87元購買不良資產包份額作為有條件入股對價。
此外,山東諸城農商行在首次披露的定向發行說明書指出,本次定向發行的股票價格為人民幣2元/股,其中1元入股本,1元用于購買申請人不良資產,但遭到監管問詢。
“在銀行經營環境較好、股權被爭搶的時候,搭售不良資產的情況也有出現。”一位股份行銀行人士表示,銀行不良資產包里面可能涉及房屋、土地、汽車以及有價證券等等,對于銀行而言,進行貸款核銷需要符合各種條件,而通過搭售這種方式,不用進行核銷和損失利潤,就能實現不良資產處置。
銀行為何要加速處置不良貸款?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向記者分析,“銀行不良資產如果僅靠自身盈利能力來逐步消化,速度慢,跟不上不良貸款增長的幅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置,將制約商業銀行經營,還可能因不良貸款不斷累積而加大經營風險,誘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翁榕濤 編輯:洪曉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