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近尾聲,今年的疫情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客觀上卻促進了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電子銀行網聯合易觀持續發布的“中國手機銀行綜合運營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各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持續深化線上經營能力,在活動運營上呈現多元化多場景態勢。
本年度從7月以來,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廣發銀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江蘇銀行、蘇州銀行(002966,股吧)、上海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升級了手機銀行。新時代下,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毫無疑問就是數字化沖擊之下的自我顛覆和價值重構。
后疫情時期,我國手機銀行業態發展呈現出的一大特征就是針對“下沉市場”開發定制化的專屬版本App,從中國電子銀行網掌握的信息看,目前主要針對老年客群與小鎮青年這兩類群體。
重陽節當天,上海農商銀行手機銀行樂齡版正式上線,這是該行綜合考慮老年客群的需求、審美和使用習慣后,為其量身打造的手機銀行版本,也是該行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使命的又一舉措。
建設銀行也于下半年推出手機銀行鄉村專版。建行方面表示,手機銀行鄉村專版創新服務包括“裕農通”服務點查詢、“裕農快貸”、鄉村政務、“民工惠”、資訊等。
郵儲銀行從中老年客戶群體需求出發,推出了手機銀行大字版。該版本字體放大清晰,首頁布局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中老年客戶常用的明細查詢、智能轉賬、財富一覽、生活繳費、理財業務等功能。
除了為特定客群推出專版手機銀行之外,銀行業對現有手機銀行進行升級,提供針對特定客群的下沉式服務。比如,浦發銀行在企業版手機銀行中部署小微企業服務專區;工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也是金融服務下沉的重要任務。據介紹,縣域地區小微企業主眾多,工行手機銀行美好家園(博客,微博)版從這些小微企業主使用金融服務的痛點、難點出發,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小微服務專區,為小微企業主提供集便捷開戶、收單、貸款融資等在內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務。
疫情“黑天鵝”加速手機銀行場景多元化
為滿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客戶新的需求,多家新版手機銀行打造了更多的應用場景,以更優的金融服務投身“戰疫”。
北京銀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面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領域企業,推出“京誠貸”、“贏疫寶”等專屬產品服務。疫情期間,在保障全部網點安全高效運營的同時,北京銀行堅持為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等在內的126家醫療機構提供上門現金收款服務。興業銀行在疫情期間首推一對一線上視頻問診功能,私行客戶足不出戶即可在線享受全科專家問診服務。
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郵儲銀行手機銀行于2020年2月28日上線湖北疫情愛心捐款功能,支持客戶向湖北省紅十字會等指定賬戶捐款。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廣發銀行主動作為,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服務工作。2月初,廣發手機銀行APP和微信銀行快速推出防疫服務專區。
江蘇銀行手機銀行也上線了防疫專區,包含五大與疫情相關的板塊內容。全國疫情的實時動態與疫情資訊實時播報板塊讓客戶及時了解疫情的實時發展動態;在線問診板塊為客戶提供足不出戶7x24小時的遠程問診服務;防疫小助手智能問答板塊為客戶解答與新冠肺炎有關的疑問,向客戶提供科學官方的解答;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在線直播板塊讓客戶可以在線觀看醫院的建設實況,體驗驚人的中國速度。
今年暴發的疫情推動金融機構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服務客戶“線上+”的能力持續增強,高性能的業務場景,海量業務處理能力成為銀行的一大關鍵問題,對于手機銀行的迭代升級也是一項挑戰。
蘇州銀行手機銀行5.0此次升維改版基于蘇州銀行多年科技基礎平臺沉淀,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緩存等行業領先技術構建可伸縮、高可用的分布式彈性架構,實現穩定的海量業務處理能力,能夠從容支持 6000QPS大流量、高性能的業務場景需求。
興業銀行手機銀行App 5.0推出時,已采用分布式系統框架和異地雙活的災備機制,在此基礎上,興業銀行不斷提升手機銀行基礎技術服務能力。
江蘇銀行新版手機銀行在平臺格局、服務模式方面創新突破,推出手機號、微信號等多種注冊形式,降低且簡化用戶的進入門檻,最快15秒即可完成注冊,助力用戶快速享受江蘇銀行的優質金融服務。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子銀行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