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出席“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中小機構主題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分析了“雙循環”以及疫情背景下我國銀行業的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郭田勇認為,當前中小銀行(除國有大行、股份行之外的銀行)在整個銀行業中受到的壓力最大:一方面,中小銀行不能跨區經營,必須深耕本地業務為主,客戶管理能力受到較多限制;另一方面,中小銀行還受到互聯網金融機構滲透、大行普惠金融客戶下沉以及中小微企業延遲還本付息等三方面沖擊。
“面對壓力,中小銀行要因勢利導和守正創新。”郭田勇表示。
所謂因勢利導,由于中小銀行主要經營對象是一些小微客戶,而國家從政策導向上又非常重視小微企業,因此對于中小銀行資本管理上不要一刀切,可以適當給予更大的寬容空間。
“資本金究竟要多高,嚴格意義上來說,每家銀行的經營情況都不一樣,要求標準就應該不完全一樣。就所有城商行、民營銀行來說,風險程度是的不一樣,資金要求應該是有所差異。”郭田勇解釋稱。
所謂守正創新,郭田勇表示,中小銀行要守住陣地,服務當地經濟,服務當地中小微企業、當地居民。“守住定位后,在這個過程中再進行零售端的創新。”
郭田勇強調稱,零售銀行轉型對于中小銀行非常重要,轉型過程中要注意兩個方向:一是在數字化、互聯網化時獲客與風險甄別的能力;二是守住社區金融這個傳統陣地,需要發力抓。
“中小銀行作為金融機構,不一定要到不是很擅長的金融領域之外去搭建新的場景,可以利用一些通道為我所用,同時發揮在金融方面的專業優勢,通過社區金融、金融科技等各種方式,做到更加專業,覆蓋更多的客戶。”在談到中小銀行未來發展方向時,郭田勇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