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行業協會日前共同簽署《金融廣告發布行業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公約》共二十一條,從多方面對金融廣告發布活動做出約束,明確金融廣告應當真實、合法、誠信,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公約》第九條明確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廣告借款人為自然人的,借款上限不得超過20萬元;不具備互聯網小額貸款資質的不得發布網上貸款業務廣告。
而銀保監會日前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僅針對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顯示,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
《公約》第九條還明確,貸款類金融廣告應當遵循審慎審查、風險防范原則,內容符合:不發布“大學生可貸款”、“憑身份證即可貸款”、“信用黑戶也可貸款”等虛假承諾內容;發布貸款類金融廣告應當清晰準確展示貸款年化利率,不發布僅含有“最低利率”或者“利率低至”等以特定條件低息誤導貸款人的內容,不以“日利率”、“日還款”等與實際執行利率表達方式不一致的方式宣傳貸款利息等規定。
《公約》第十條顯示,存款類廣告不違反利率管理要求發布含有高息攬存或者變相高息攬存等內容;保本類金融產品廣告不承諾或變相承諾除保證本金以外的任何可獲得收益;不發布有關虛擬貨幣(ICQ)和交易的宣傳廣告。
代銷業務方面,《公約》第八條明確,銀行發布代銷產品廣告不得與自有產品相混淆,應顯著標示合作機構名稱,并聲明“本產品由XX機構(合作機構)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發布理財類金融產品廣告不得與存款類金融產品相混淆,不得交叉展示。
《公約》表示,對于違反本公約的訂約機構,經查證后,自律機制秘書處可采取勸誡、督促整改、通報批評等自律監督措施處理。
據了解,《公約》由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市證券同業公會、上海市基金同業公會、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上海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上海典當行業協會、上海市擔保行業協會、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上海市商業保理同業公會等金融行業協會共同發起制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