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人民幣匯率快速上漲逾1000個基點,似乎未能支撐外匯儲備持續增長。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80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146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對此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貨幣及財政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10月份美元指數上漲,主要國家資產價格有所下跌,鑒于匯率折算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當月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降。
“其實,10月貿易順差和跨境資本流入對當月外匯儲備規模形成小幅貢獻,但由于海外資本市場波動令儲備資產估值回落,抵消了上述貢獻,令外匯儲備整體規模環比回落。”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說。
一位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海外資本市場資產價格波動對中國外匯儲備估值下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10月份從0.686%回升至0.827%(相應債券價格下跌),鑒于中國持有逾萬億美元美債,僅此一項就導致外匯儲備規模或“損失”數十億美元;二是歐美疫情嚴峻導致10月底歐美股市出現一波急速下跌,無形間拖累外匯儲備里的歐美股票資產估值走低。
“所幸的是,隨著11月初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消除令歐美股市明顯回升,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里的歐美股票資產已差不多收復失地。”他分析說。
王春英表示,近年中國國際收支出現新的平衡模式,令外匯儲備保持基本穩定,不再隨著國際收支主要項目的變化而變化。具體而言,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表現為鏡像關系,經常賬戶呈現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就呈現逆差;反之,經常賬戶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就呈現順差,因此市場各類主體的國際收支交易有進有出、有來有往,實現自主平衡,不需要儲備資產進行大規模吸收或投放,也不會形成儲備資產大幅度變化。
在對沖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師Aaron Kohli看來,這意味著外匯儲備規模波動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正在持續減弱。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好轉與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快,未來越來越多海外資本紛紛加倉人民幣資產,將支撐中國外匯儲備持續保持基本穩定。
外匯儲備資產估值緣何下跌
在多位海外對沖基金經理看來,在人民幣匯率保持快速升值的情況下,10月外匯儲備驟然環比下跌,的確出乎意料。畢竟,5月人民幣企穩大幅反彈以來,受益于大量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資產與后疫情時代中國外貿環境明顯改善,外匯儲備一度連續5個月出現增長。
上述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分析說,當前影響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波動的最大因素,仍是資產估值變化。比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10月份快速上漲(債券價格下跌),對中國外匯儲備造成數十億美元的估值下跌拖累。
“盡管很多國家外匯儲備管理部門都會對美債價格異常大幅波動進行風險對沖,若美債價格短期波動較大,很可能會加大相關風險對沖操作成本,給這些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均帶來額外的收益與估值下跌壓力。”他指出。
此外,10月份美元匯率指數上漲0.2%,也對中國外匯儲備估值回調構成一定壓力。究其原因,一是它導致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下跌,令中國外匯儲備里的非美資產受制匯率因素出現回落,二是盡管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與上月持平,但在歐美疫情形勢嚴峻與美元回升的共振下,主要非美國家資產價格整體下跌,也會導致外匯儲備相關資產出現一定幅度的估值“損失”。
“所幸,11月初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消除導致歐美股市全線反彈,令中國外匯儲備相關歐美股票資產估值基本收復失地。”這位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指出。目前仍在拖累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估值繼續回落的最大壓力,主要來自高位徘徊的美債收益率。
11月上旬,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在0.825%-0.896%之間高位徘徊。
“隨著美國大選局勢明朗,市場預期美國新政府將很快推出更大規模的新財政刺激計劃,令美債收益率趨于重新下跌(債券價格回升),有望讓中國外匯儲備的美債資產估值得到很好修復。”對沖基金Axi Trader債券交易員James Hughes表示。
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外匯儲備逆勢下跌,或與當月海外資本流入額趨緩存在著某種關聯。
中央結算公司發布的10月債券托管量最新數據顯示,當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達到26826.76億元,較9月環比增長865.45億元,但漲幅小于9月的1341億元加倉規模。
部分國內投資機構分析師估算,僅此一項10月外匯儲備可能少增加約70億美元。
一位國有大型銀行債券交易員對此指出,考慮到10月份存在7天節假日休市,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的增加值環比減少“情有可原”。
“事實上,長期來看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不但沒有放緩,反而持續提速。”他強調說。究其原因,一是歐美疫情嚴峻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對歐美央行進一步加碼貨幣寬松力度預期驟增,令他們遠離收益率持續趨降的歐美債券,紛紛轉投利差優勢進一步擴大的中國國債;二是彭博巴克萊全球負收益債券指數市值在11月5日創下歷史最高值17.05萬億美元,迫使越來越多海外資本加快遠離全球負收益債券的步伐,急于加倉貨幣政策相對穩健,正收益率更高的中國國債避險。
一位歐洲大型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表示,目前他們將中國國債(包括政金債)投資比重提高至全球固收投資組合的8%,同時正在討論是否趕在全球三大主流債券指數再度調高中國國債權重前,先大幅加倉中國債券以博取更高回報。
“若這項討論獲批,年底前我們的中國國債配置比重將達到全球固收投資組合的約12%,令負收益債券對我們固收組合收益的拖累大幅緩解。”他表示。
在多位海外對沖基金經理看來,11月初逾百億北向資本重返A股市場,同樣會推動當月外匯儲備規模重新回升。此前10月外匯儲備之所以逆勢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10月歐美股市因疫情卷土重來導致大量資本回流,令當月北向資金僅小幅凈流入約0.23億元人民幣。
“考慮到當前內地居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熱情不減,以及銀行對外貸款增加以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它們可能對資本項海外資本流入構成一定幅度的對沖,令中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依然保持在逆差狀態。”一家國內大型私募基金宏觀經濟學家向記者分析說。但鑒于中國國際收支已出現新的自主平衡模式,上述資本跨境流動狀況對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將會持續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0月外匯儲備規模環比回落,但仍較年初上升201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連續6個月位于3.1萬億美元上方。
王春英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韌性強勁,“十四五”時期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將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提供堅實支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