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到,銀行正在悄然下調兩年期以內的存款產品利率。
“此前我們嘗試把利率降低0.2~0.3個百分點,但就是這樣看似細微的變化,我們新增客戶就比之前減少了三分之一。”某地方銀行管理層如是說。
在監管層加強紓困實體經濟的號召下,銀行信貸規模大幅增長,銀行負債端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0月底公布的今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金融機構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然而,即使在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8.15萬億元、同比多增4.93萬億元的情況下,面對加速擴張的信貸需求,銀行機構的負債壓力依然難以緩解。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也是基于此。
一邊希望通過調整存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負債成本;另一邊又擔心利率下降而引發客戶流失,銀行正面臨兩難。
銀行負債成本壓力上升
近日,記者梳理發現,兩年期以內的存款產品中已經鮮少出現利率在4%以上的產品。以京東金融上公布的多款銀行存款產品為例,其中,利率最高的一款是一年期利率為3.7%的產品。
記者從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獲得數據,2020年10月,大額存單6個月期、5年期平均利率環比下降,其他期限平均利率環比上升;和2019年10月相比,大額存單1年及以上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5年期跌幅較大,短期利率則均環比略升。
“今年年中的時候,我行曾推出一款年利率為4.2%的一年期大額存單產品,當時在同業中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但最近這款產品已經下架了。”某城商行地方分行管理層坦言,“不僅這款產品,由于成本壓力太大,最近我們接到總行的通知,要求我們將一年期及以內存款產品的利率都下調到4%以內。”
上述地方銀行管理層告訴記者,由于中小銀行網點少,資金成本一般都比較高,然而,近來他們一直在嘗試下調兩年期以內存款產品的利率,但嘗試后,新增客戶就比之前減少了三分之一,無奈之下該行又把利率回升了一些,但仍然低于之前的水平。
銀行之所以要降低存款利率,主要還是由于負債成本壓力上升。
中國銀行研究院李夢宇博士后告訴記者,后疫情階段,銀行將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增加信貸投放,資產端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同時,為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銀行信貸投放向中長期期限傾斜,面對這一趨勢,銀行負債端存在壓力。“一是在規模上的匹配壓力。6月以來,受監管對結構性存款的壓降影響,銀行負債端規模下降。部分股份行、中小銀行通過加價發行同業存單等方式彌補負債缺口。二是在負債成本上的壓力。加價發行的存單進一步推升銀行負債端成本,與低利率環境下資產端的收益形成反差,銀行凈息差進一步縮窄。三是在期限匹配上的壓力。資產端中長期貸款占比提升,銀行將長期面臨中長期流動性補充壓力。”
麻袋研究院研究員蘇筱芮補充道,隨著居民投資方式的多元化,儲蓄存款早已不是唯一選擇,也存在很多預期收益更高、模式更加靈活的“競品”與可替代方式,銀行面臨更廣范圍內的客戶競爭;同時,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提速,各類業務線上化遷移是一個大趨勢,傳統銀行缺乏完整的商業生態,在獲客的獨立性方面能力不足,在流量巨頭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因此存在獲得低息負債的壓力。
同業負債量價齊升
在銀行負債端壓力上升的背景下,同業負債利率的上升,也使得銀行更迫切需要降低負債端成本。
根據Wind統計發現,銀行業10月實際發行的同業存單規模為19050.80億元,較9月的17251.30億元有所增長,單月票面利率也創年內新高,達到3.0627%。同時,同業存單票面利率還在上升,截至目前為3.1292%。去年10月,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為13209.10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指出,目前,銀行整體負債成本率仍然延續下降,但壓力已經逐步顯現。“同業負債成本隨著市場利率的整體上行明顯;監管引導結構性存款持續壓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存款成本,但攬存壓力持續顯現。從負債端來看,負債端存款占比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同時,同業負債占比有所提升,體現整體存款壓力有所加大。同時,銀行資產端的需求大,也需要銀行主動負債予以匹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記者,進入下半年以來,隨著結構性存款壓降,新基金發行量的減少,銀行負債壓力增加,因此希望大量通過發行同業存單來解決負債缺口,同業存單發行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在彌補銀行負債缺口的同時,確實增加了銀行的負債成本壓力。
同時,Wind數據顯示,銀行同業存單即將在10月、11月、12月達到到期高峰,到期規模分別為1.90萬億元、1.85萬億元、1.63萬億元。“10月份以來,之前發行的同業存單到期較多,同業存單續作壓力較大,從而帶動發行利率走高。目前來看,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處于高位,后續隨著流動性環境改善,銀行負債端壓力降低,將有利于同業存單利率下行。”婁飛鵬如是說。
婁鵬飛進一步表示:“同業存單價格上調,確實會通過抬升成本而對銀行的負債端帶來一定壓力,未來如能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改善流動性,那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會產生下降空間。”
“另外攬存壓力是從銀行內部考核的角度來看的,一般利潤目標每年調高都會帶來銀行自身攬儲相關部門的績效壓力,最后一些時點性考核也會使得銀行在季末、月末和年末的時候面臨攬儲的壓力。同業存單利率上調也會增加銀行的經營成本。”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如是說。
李夢宇認為,相較資產端收益率的下行趨勢,銀行負債端成本相對剛性。他建議,存款成本的降低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其一是優化存款結構,壓降高息存款比重,提高活期存款占比,為此,銀行應加強在服務端、產品端的競爭力,通過產品創新、優化網點布局等吸引客戶存款;其二是通過對同業負債、應付債券等市場化負債的選擇,主動降低存款成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