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銀行又開始“缺錢”了。
自結構性存款被壓降后,銀行負債端壓力一直沒有緩解。剛剛過去的10月,同業存單市場再現量價齊升。一方面,發行票面利率達3.0627%,創年內新高;另一方面,實際發行規模達19050.8億元,僅次于8月的發行規模,位于年內較高水平。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同業存單發行價格的進一步上行,是“穩信貸”政策和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旺盛共同作用的結果,顯示出銀行仍然缺少長期負債,尤其是在結構性存款被嚴控的背景下。
不過,有觀點提及,隨著之后政府債發行壓力的減輕,再加上財政支出提速,11月市場流動性有望出現邊際放松,屆時銀行負債端存款問題或可看到緩解跡象,同業存單的發行價格可能上行到頂。
同存發行再現量價齊升
和上半年的低迷態勢不同,進入7月以來,銀行同業存單發行便出現強勢反彈,這一態勢一直持續至10月。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銀行業當月發行的未到期同業存單規模達19050.8億元,較9月增長10.4%,僅次于8月,處于年內較高水平。
其中,國有大行是發行主力,當月發行規模達4441.8億元,環比增長110.9%;股份行發行規模為7877.5億元,環比微降;城商行發行規模是5246.6億元,較9月的5547.3億元小幅下降;其余類型的銀行發行規模則相對較小。
發行利率方面,10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居高不下,加權平均利率為3.0627%,較9月上升了0.16個百分點左右,是年初至今的最高點。尤其是在月末之際,部分銀行的發行利率更是一路飆升。比如,有國有大行、股份行10月底發行的一年期同業存單利率突破了3.2%,較此前兩周的利率提高近20個BP,備受市場關注。
年初至今同業存單發行情況。來源:Wind
一位券商固收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同業存單規模的持續增長和價格的一路上行,主要與銀行流動性管理壓力加大有關。在結構性存款壓降以及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的背景下,銀行面臨較大的攬儲壓力,部分銀行核心存款承接結構性存款的效果不佳。同時,銀行還承擔著讓利實體經濟、加大信貸投放的重任,導致對流動性需求進一步增加。因此,銀行需要在市場上募集大量中長久期的同業存單來維持流動性指標達標,比如融入3個月期的以跨年,融入9個月期的跨明年半年。
另外,發行規模的增加也與同存到期量大有關。10月,銀行同業存單總償還量約19005.8億元,是年內的次高。實際上,不止10月,未來的兩個月同業存單的到期規模也將處于高位,壓力不小。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稱,今年四季度同業存單到期規模將達5.38萬億,占全年到期規模比重約30%。根據以往四季度同業存單凈融資情況,今年銀行10月至12月凈融資規模有望至少達2000-3000億,這就意味著發行規模要達到5.5萬億,銀行融資需求旺盛。其中,分類型來看,股份行同業存單備案額度充裕,約6萬億,截至10月末已使用4.47萬億。
與此同時,在二級市場,非銀機構對同業存單配置力度的減弱進一步推高了同存發行的價格。據光大證券統計,今年前10個月,非銀機構增配同業存單的規模為-5697億元,銀行的增配規模則為5437億元;而在2019年,非銀機構增配的規模為6631億元,商業銀行的增配規模為3953億元。
“加上臨近年末,非銀機構處于預防性需求,在同存的配置上會比較審慎。一些公募基金通常在年末會適當縮短資產配置久期,這就使得一些中長久期的同存除非價格上十分有吸引力,否則很難募集到合適的規模。”前述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說。
另從資金面角度分析,在跨月疊加繳稅因素的影響下,月末資金面明顯收緊。盡管上周央行都在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然而從投放量來看,凈投放1900億并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市場資金面延續緊張狀態,比如10月30日,流動性官方指標DR007(銀行間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一度飆升至4%,推升存單收益率曲線短端出現大幅上行。
發行價格還會再上升嗎?
在經歷了10月的發行高峰后,目前,市場關注的重心在于,隨著結構性存款單月的壓降規模邊際回落,未來同存發行(包括發行規模和發行利率)是否會有所降溫。
對此,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預計,四季度存單量價抬升的趨勢可能還要維持。這是由于,9月結構性存款規模收縮4400多億,壓降規模低于預期。其中,國有大行結構性存款規模不降反升,中小行加大壓縮規模至5600多億。按照年底壓降至年初規模2/3來測算,10-12月國有大行和中小行每月需要分別壓降4300多億元和4200多億元,足見壓力之大。
王一峰也稱,考慮到結構性存款與同業存單“蹺蹺板效應”仍將延續,年內同業存單價格難有明顯回落空間,1年期品種大概率維持在3.0%-3.3%區間。另外,對于1個月期品種而言,預計進入12月份后,由于可實現跨年,價格將出現較快上行。
不過,也有專家持不同觀點。平安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劉璐認為,11月無需過度擔憂銀行負債端的壓力,同業存單發行價格可能上行到頂。一方面,經濟增速斜率放緩,帶來信貸增速放緩;另一方面,同業存單利率上行將壓縮銀行凈息差,銀行權衡風險和收益后,也會主動放棄擴表。
同時,銀行負債端也在尋求新的增長力。在劉璐看來,銀行存款并未因為結構化存款壓降而回落。原因包括以下兩點:一是財政投放加快使企業存款增加,企業利潤回升使居民存款增加;二是定期存款代替結構化存款大增,達到了央行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目的。
市場流動性方面,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長明明對記者表示,未來貨幣政策預計仍然維持中性,資金利率大概率仍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動,政府債券發行壓力在11月后將明顯減輕。隨著財政支出的提速,11月流動性會出現邊際放松,銀行負債端缺存款的問題最快在這個月里可以看到緩解跡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