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羅素的ESG評估方法論
Helena Fung通過線上遠程發表了“ESG投資的評估與應用”的主題演講。據Helena Fung介紹,富時羅素隸屬于隸屬于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富時羅素是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創始成員,而且很早就開始了可持續投資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其研究逐步覆蓋了全球7000多家公司,包括ESG指標和綠色收入等數據。
目前全球的可持續投資共有5種力量推動,監管與標準制定、受托責任、氣候變化的壓力、數據與信息、指數與基金。在這些力量的推動下,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的統計,截止2018年全球可持續投資的資產突破了30萬億美元,跟蹤ESG主題的ETF和ETP也從2015年開始快速增長,今年這類資產規模已達到800多億美元。
Helena Fung女士通過線上參與論壇,PPT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關于富時羅素的ESG評估方法,Helena Fung認為,作為指數提供商,ESG的評估會體現在指數編制中,所以評估方式的透明度很重要,數據也一定是公開來源。這樣一來,被評估的企業可以了解自己的失分項在哪里,也便于和指數編制方溝通。具體來看,富時羅素的評估模型共有14個主題,涉及近400項指標,這些指標包括氣候變化的影響、污染的控制、促進創新、如何對待員工等等。不同行業指標的權重會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不同行業的企業所面臨的不同風險點。
Helena Fung 演講PPT內容,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這是目前世界各國廣泛認可的可持續發展標準。這些目標與ESG理念有很大的相關性,所以我們富時羅素非常關注企業的哪些工作可以促進SDGs的實現”,Helena Fung補充說。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綠色經濟與綠色產業是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的產業方向,Helena Fung指出,對比富時羅素全球石油、天然氣指數,富時羅素環境機遇全指從2003年1月至2020年1月,累積漲幅超過700%,表現遠遠優于前者。中國企業按照行業和營收計算的綠色營收,最大的仍然是能源行業,能源管理、設備、交通、農業、食品等行業都能夠產生一定量的綠色營收和綠色效應。
Helena Fung 演講PPT內容,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演講的最后,Helena Fung表示,期待在未來全球各地都能夠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期待投資者通過盡責管理和影響力的發揮,能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演講結束后,Helena Fung回答了嘉賓與線上直播觀眾的提問并期待能夠有機會與現場嘉賓面對面交流。
如何解決ESG投資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大挑戰
在圓桌討論環節,主持人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白虹,介紹了五位參與圓桌的嘉賓——分別是來自平安集團的ESG首席專家耿藝宸、商道融綠的董事長郭沛源博士、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研究院院長李文、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ESG研究組組長趙夢然以及通過線上參與討論的MSCI亞太區ESG研究部主管王曉書。主持人首先邀請耿藝宸來介紹平安集團是如何解決ESG評估中數據、算法、算力等難題的。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白虹擔任圓桌討論主持人
耿藝宸表示,平安內部會統一使用正在孵化的ESG評估體系和標準,以便于投資與風控的一致性。平安的評估體系參考了包括“義利99”在內的海內外多家機構的評估框架,集各家之所長。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關聯關系分析技術,衛星遙感技術去解決數據上的問題,解決了數據來源多元性、準確性等問題。此外,指標的評價模型引入了機器深度學習,機器模型目前打分的準確度可達到92%。
平安的另外一個角色是上市公司。雖然ESG評價標準可以千差萬別,但還是希望監管層和交易所能對信息披露標準做統一的要求,就好比每家上市公司都是學生,需要相對統一的考綱,老師才能了解大家的真實成績。
平安集團ESG首席專家耿藝宸發言
耿藝宸結束分享后,主持人白虹接下來邀請了長期關注和研究國際市場的郭沛源博士解讀大多數資管機構如何平衡自研和外部采購來滿足ESG評估需求的問題。
郭沛源表示,如果站在基金公司等數據用戶的角度,是自研還是外采,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基礎數據通過外部采購是一種節省人力物力的經濟選擇,但如果基金公司要把這些數據用好,投研團隊還是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加工。這種情況可以用制作面包來比喻,數據提供就好像賣面粉,數據用戶就是面包師。面包師不用自己生產面粉,只要去采購好的面粉就行,但面包師必須要懂得面粉如何生產、懂得怎么鑒別好的面粉。
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發言
不同的評級機構之間給到的信息不同,這一問題比較復雜,和評估方法有關,也和基礎數據有關。即便是對同一類數據,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有不同:譬如,是選取ESG得分前50的公司,還是剔除ESG得分后50的公司?這就提醒基金公司應該靈活運用ESG數據,懂得鑒別和運用,對于數據賣方也要幫助客戶提供合適的方案。不僅要賣面粉,還要轉變思路做“新型面包方案提供商”。
MSCI作為國際著名的指數和數據提供商,主持人白虹邀請嘉賓王曉書就ESG評估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數據、算法、算力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與嘉賓分享。
MSCI亞太區ESG研究部主管王曉書連線發言
王曉書表示,MSCI這十年來通過合作與收購,逐漸確立了自己的ESG評估體系。從最初的搜集剪報資料,到現在已經了有大量的科技投入,運用AI挖掘大數據等獲取廣泛的市場信息來支持評級。但ESG的數據來源分散且復雜,各家機構都有自己的評估方法,MSCI在全球市場上與1400多家機構投資者,包括主權基金、養老金、大型資管公司通力合作,為他們提供ESG服務。有的投資者根據MSCI的ESG評級來做投資標的的篩選,剔除評級過低的標的。另外一些投資者會用ESG的評級數據進行指數投資,只需推出指數基金產品即可實現ESG投資。
面對不同客戶的算法需求,MSCI提供的評級產品和指數也在不斷延伸,向多元化發展。在當前這個百花齊放的市場,MSCI希望在市場中是提供一個對標的基準,尤其是資產全球化配置的客戶更加需要一個對標基準,在不同的市場可以使用統一的公開數據的標準,并在這一基礎上根據需求進行調整,這樣利于客戶在不同市場的配置進行同一標準的對比。
王曉書分享結束后。主持人白虹指邀請了華夏基金趙夢然為大家分享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背后ESG邏輯的相關問題。
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ESG研究組組長趙夢然發言
華夏基金趙夢然表示,不同機構的ESG評估結果差異并不一定有高低好壞之分,因為投資本身就是一件主觀的事情。ESG評估和投資也是如此,評估結果差異體現的是不同評估機構對客觀數據的主觀判斷。目前,業界會用諸如綠色經濟、氣候變化、清潔能源等共同的指標,因為這些指標經過多年的檢驗已經在市場中獲得了大家價值判斷的共識。資管機構選擇什么樣的評估產品和指數,背后的邏輯就是其認同這一價值,希望這種價值體現到自己的投資組合里。
華夏基金在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方面都有ESG的布局。在被動投資方面,華夏基金已在部分量化產品中加入了行業共識的ESG指標。在非指標類因子的探索上,華夏基金數據中心也應用AI、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建立了公司層級的ESG數據庫,以方便基金經理通過底層數據的篩選,確立自己的ESG篩查邏輯。最終評估模型是為投資決策服務的,因此主動投資會加入更多基金經理對于投資標的的價值判斷。
華夏基金在國際投資部管理的近400億主動權益資產中,已經實現了全流程的ESG整合。在ESG評估方法上,華夏基金對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評估方法,會基于行業基本面的屬性特征考量行業特殊的ESG問題,并形成對中國公司有區分度的評價結果。華夏基金ESG評估團隊的努力也獲得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積極反饋。針對這些反饋與內部自查的問題,ESG團隊也會不斷進行模型改良。今年,華夏基金與荷蘭合作伙伴NNIP在歐洲市場發行了市場上第一只投資中國A股ESG的UCITS基金, ESG團隊在投資過程中全程參與,進一步實現了ESG評估模型在實際投資組合中的深度嵌入和整合。
趙夢然發言結束后,主持人白虹最后邀請了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研究院的李文院長來介紹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全球政策法規研究的心得,以及如何從各國的ESG發展中找到破解三大難題的思路。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研究院院長李文發言
李文表示,今年社會價值投資聯盟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做了一項基礎研究工作——對全球18個經濟體的ESG政策法規情狀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對比分析。研究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學習和比較國際上的ESG政策框架、發展狀況、發展路徑、特征、傾向,選出一條科學的適合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發現歐洲一些國家的大企業在信息披露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甚至大家意想不到的南非、阿聯酋這些國家也在出臺政策法規,強力推進企業信息披露的改善。全球范圍來看,無論是信披數量,還是信披質量,越來越向標準化、實質性的方向邁進。
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雙輪驅動,除了市場的驅動力,積極的政策法規引導和必要的監管不可或缺。在這18個經濟體中,大部分經濟體近十年來ESG政策法規都在逐步加強,反映出世界各國確實把ESG理念融入到國家治理、社會治理進而到公司治理的各個圈層中,逐步培育形成了可持續金融的生態體系。
圓桌討論結束后,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白虹對本期論壇進行了總結與回顧,她表示,習近平主席近期在聯合國大會提出了2060年中國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我國的ESG投資的發展與國策相緊密契合。但我國ESG的評估研究和國際大型機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國內像平安集團、華夏基金這樣的機構起到帶頭推動的力量。盡管窗外已經秋意怏然,但國內金融機構與社會組織等ESG評估機構的熱情與努力就如同春天的希望和活力。目前正是通過評估產業大力推廣ESG投資的理想時節。為了更加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們希望評估產業的成員能夠共同攜手做好產業的基礎搭建工作,再做好應用層面的推動,力爭早日迎來國內ESG投資的春天。
ESG投資前沿論壇是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作為支持單位,新浪財經ESG頻道和《財經》(博客,微博)雜志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共同推出。
該論壇立足于國內ESG投資實踐與探索,放眼全球ESG投資趨勢與思想,就新形勢下如何擴大ESG理念傳播、構建ESG投資生態體系、促進ESG生態良性互動與合作、共創新商業文明進行主題研討,為中國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言獻策。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社會價值投資聯盟CASVI。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