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披露了2020年度三季報。報告期末,“兩增”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2%,完成“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目標。普惠金融業務繼續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展期及讓利降費政策,積極推動網貸業務合規發展,多措并舉推動普惠貸款有效增長。
作為定位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國有金融企業,華夏銀行在疫情發生以后,緊急推出“十項硬措施”,包括:主動對接服務、綠色通道機制、創新產品服務、降低融資成本、加強線上服務等五項助力措施,以及加強續貸服務、延緩還貸期限、推出“復工貸”、推出“放心貸”、加強專屬服務等五項排憂措施。這些舉措全心排解了受困企業之憂,全力保障與疫情防控企業共克時艱。
在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看來,疫情對小微企業沖擊較大,保小微企業就是保就業和保穩定,銀行需要為困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據了解,為解決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燃眉之急,華夏銀行高效運轉,在不斷貸的基礎上快放貸,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華夏速度”。與此同時,華夏銀行持續推出差異化創新性的金融服務,特事特辦,為復工復產持續注入“華夏溫度”。
如,華夏銀行南京分行積極對接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外部渠道,獲取省內472家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生產企業白名單,主動開展需求對接,同時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加班加點進行專項審批,提升響應效率,跑出支持疫情防控“加速度”。
此外,針對受疫情影響企業在續貸、轉貸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推出專屬“排憂貸”服務,通過將貸款期限延長、減少合同重新簽訂手續、無需歸還貸款利息及本金進行續貸等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無縫銜接,保障受困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
今年以來,華夏銀行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扎實開展“六穩”“六保”工作,緊緊圍繞“深化結構調整和推動經營轉型”工作主線,切實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穩規模,多措并舉做好支持復工復產、服務實體經濟、加快結構調整、推進創新轉型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多項工作,較好地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中報,華夏銀行華夏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448.90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85.02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客戶139354 戶,比上年末增加42945 戶。“兩增”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33.03 億元,超額完成上報監管部門的增長計劃,比上年末增加131.63億元,增長13.14%,高出全行各項貸款增速4.07 個百分點。同時,“兩增”口徑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32%,比上年末下降了94 個BP,不良貸款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