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顯著提升,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10月30日,央行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6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前三季度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
根據報告,三季度貸款投向變化有以下主要方面:企事業單位票據融資增長放緩,中長期貸款增速加快;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顯著提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長速度加快;住戶經營性貸款加速增長;“三農”貸款增速持續回升;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貸款增速穩步回落。2020年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48.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末低0.3個百分點,連續26個月回落;前三季度增加4.42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2%,比上一年全年水平低6.8個百分點。
2020年三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16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季末低0.3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73萬億元,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季末低0.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3.5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與上季末持平。
疫情發生后,各界普遍預期房地產市場將遭遇寒冬,但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卻逆勢上揚。為此,7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中國銀行研究院認為,在實體經濟遭遇寒冬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反映出當前存在資金“脫實向虛”問題,資金過度向房地產集中不僅將對金融穩定和經濟復蘇帶來潛在影響,而且還會進一步壓縮實體經濟發展空間。
8月,監管部門對房地產企業融資過程中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現金短債比提出“三道紅線”要求。
近日,在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在開展重點領域宏觀審慎管理實踐方面,央行根據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和“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需要,研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居民債務收入比、房地產貸款風險權重等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進一步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中國銀行研究院認為,關注房地產融資政策調整的潛在影響,要做好政策銜接。一是落實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防范房企不當加杠桿。落實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防范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削弱監管效力。提高舉債透明度,規范房企融資、強化資金來源與購地審查,鼓勵市場化、法制化企業兼并重組;二是做好政策銜接,防止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轉換過程的債務鏈條斷裂風險;三是著眼長遠,促進房地產企業融資結構更加多元化和透明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