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線”錢包在今后試點過程中肯定會應用到。
“這次試點的工作還是比較順利的,使用紅包支付的金額是876.42萬元,比例比較高,公眾的熱情超出了我們當時的預期。這也是常規化的一次測試,并不是一個完全公開的測試,比較高興能看到這樣高的熱情。”10月22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論壇年會上談及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情況時稱。
穆長春說,在此次深圳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中,共5萬人次中簽。截至10月18日24點活動結束,累計47573人領取了紅包,占總中簽人員的95.15%。其中使用紅包支付的業務量62788筆,紅包支付金額876.42萬元。
后續數字人民幣試點還會有哪些新的亮點?
“后續試點測試過程中,肯定還有一些新的東西,比如現在‘雙離線’錢包已開發完畢,使用比較順暢,在今后試點過程中肯定會應用到。這一次在深圳實施紅包試點的過程當中,我們利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智能合約,也就是限時的支付功能。之后,肯定還有相對更加豐富的智能合約投入到試點當中。”穆長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公眾對于數字貨幣賬戶是否和手機號綁定普遍存在誤解。
對此,穆長春解釋稱,數字貨幣賬戶并不是和手機號綁定,只是利用手機號進行數字人民幣錢包開立。如果沒有這個載體,沒有辦法發回驗證碼,但這是用作認證的必要信息,并不是和手機號進行綁定的概念。
他強調,數字人民幣是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的,意思是只要能夠成為唯一身份的標識,都可以開立數字錢包。今后也會出現以其他認證形式(唯一身份標識)開立的數字錢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