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救場”。
被冠以“汽車金融第一股”的上海東正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正金融”,02718.HK)迎來重大變動。
10月20日凌晨,上海銀保監局公布了一則《行政決定書》,責令東正金融暫停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并要求3個月內清退控股股東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正通”)持有的股權。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20日早間,東正金融公布了一項《內幕消息》,該消息稱,東正金融已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正通,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中國正通集團”告知,于2020年10月19日,其控股股東Joy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中國正通約13.84億股,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約51.29%)及中國正通創始人王木清先生與買方廈門信達(00070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信達”)訂立了買賣協議。
根據協議,Joy Capital有條件地同意出售,廈門信達有條件地同意購買中國正通已發行股份總數帶29.9%投票表決權的股份(約相當于8.01億股中國正通股份),成交價為14.03億港元(相當于每股約1.74港元)。交易的完成取決于買賣協議中規定的先決條件的達成或豁免。
若此次交易完成后,廈門信達將成為中國正通的最大單一股東和戰略投資者,從而間接控股東正金融。一位汽車金融行業資深從業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東正金融將由國資接盤,盡管公司控股股東行政許可被取消了,但其對實際業務的影響小于對轉手買賣的價值影響。由國資接盤后,行政許可之類的還可再申請。”
據悉,廈門信達主要從事信息技術、汽車貿易和供應鏈業務,公司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廈門國貿(600755,股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國貿控股”)的核心成員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廈門國貿控股持有公司29.18%的股份,而廈門國貿控股由廈門市國資委100%控股。
廈門信達表示,協議簽署各方將共同謀求逐步改善、解決正通汽車流動性問題的方案。上述資深從業者對記者稱:“公司的流動性問題可能是由于多元化投資不佳導致。”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正通汽車實現收益92.41億元,同比減少46.98%;股東應占虧損13.6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4.71億元。
而東正金融是由正通汽車和東風汽車(600006,股吧)于2015年3月共同出資5億元設立,去年4月在香港上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正通持有東正金融71.04%的股份。根據上海銀保監局發布的《行政決定書》,東正金融或存在針對大股東的資金回輸問題。
《行政決定書》稱,自2015年3月東正汽車金融開業至今,中國正通及其關聯人與東正汽車金融違規開展關聯交易,嚴重危及東正汽車金融的穩健運行。另外,中國正通以不正當手段獲批發起設立東正汽車金融、違規開展關聯交易,且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對此,上海銀保監局作出處罰,主要包括撤銷相關批復中同意東正汽車金融控股股東正通控股出資、增資等行政許可,限制控股股東正通控股的股東權利,責令清退控股股東正通控股持有的東正汽車金融的股權,且基于該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就當事人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行為,責令東正汽車金融暫停經銷商汽車貸款業務。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5家汽車金融公司。截至2019年末,25家公司的資產規模達9063.71億元,同比增長8.03%;當年,汽車金融公司零售貸款車輛為664.6萬輛,占2019年我國汽車銷量的25.8%,同比增長4.2個百分點;經銷商批發貸款車輛419.8萬輛,占2019年汽車銷量的16.3%。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