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原行長顧清良受賄超千萬細節曝光。中國裁判文書網判決書顯示,顧清良犯受賄罪,累計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幣1242萬多元,被判有期徒刑14年。
隨著金融反腐持續發力,銀行系統腐敗不斷浮出水面。中國進出口銀行專職評審委員李泊言,交通銀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長馬驍,工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原副總經理王英奎,國家開發銀行山西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雪峰等,都在近期落馬。
值得注意的是,對顧清良的受賄指控,有6項是為銀行客戶單位提供貸款便利、信托通道業務渠道。這并非個例。近年查處的不少銀行系統領導干部身上,都有一個突出問題:與貸款客戶發生權錢交易。
2020年8月10日,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哈爾濱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于成信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通報顯示,他存在“違規收受貸款客戶禮金”的問題。和于成信類似,重慶進出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蔣斌,“違規接受貸款客戶安排的旅游、宴請”;國家開發銀行原行務委員郭林,“以明顯高于市場價格將自有房屋出售給分行貸款客戶”……
這些與貸款客戶吃吃喝喝、私相授受的行為背后,掩藏著深層的腐敗問題——信貸審批里的權錢交易。
被貸款客戶“圍獵”,也主動索取
“袁某通過多年的感情投資來拉攏與我的關系,一步步把我拉上了他的賊船,我逐漸習以為常,甘于被圍獵,猶如溫水中的青蛙,渾然不覺其潛在的風險。”
這段話,來自重慶進出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蔣斌的懺悔。從2007年到2019年,他先后任中國進出口銀行重慶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重慶進出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2019年11月落馬。
蔣斌在懺悔錄里提到的袁某,是重慶某融資租賃公司實際控制人。袁某認識蔣斌后,在生活上對蔣斌“關懷”備至:經常帶著蔣斌吃吃喝喝、賭博嫖娼;為蔣斌租房、專門從藏區收購高檔蟲草送給蔣斌;認蔣斌的女兒為干女兒、負責蔣斌全家去海南旅游……袁某慢慢布局,長線投資,再收取“回報”。
袁某在四川的一個酒店項目建設過程中陷入資金困難時,請時任進出口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的蔣斌幫忙批貸款,蔣斌安排下屬付強把該項目包裝成國際旅游文化貸款產品,滿足了臺面上的信貸要求。同時袁某和蔣斌商量,想拿多余的貸款資金和他合伙搞融資租賃公司,蔣斌明知貸款資金可能會被挪用,仍然把2個億的貸款違規發放出去,并收受袁某100萬元。
有些落馬干部既被“圍獵“,也主動出擊,對企業予取予求。
中信銀行廈門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兼風險總監陳鷹從貸款客戶身上謀利的手段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福建某企業申請貸款,陳鷹以各種理由拖延,無奈之下,企業負責人送上100萬元,貸款很快獲批。廈門某公司負責人為了獲得貸款,多次拜訪陳鷹未果,后經人引薦送上金條10根,貸款審批便“一路暢通”。陳鷹還以低價購買房產再高價出售給客戶,以他人名義向客戶“借款”,要求客戶到自己岳父開辦的商店高價購買工藝品。
中信銀行哈爾濱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于成信從企業身上撈錢的手段則更加“迂回”,辦案人員總結了他的四種“手法”——居間斡旋型、拉長戰線型、假托交易型、提供服務型。比如,于成信為某私企老板辦理大額貸款后,要求該老板以高價購買其名下一套房產,與該房產評估價相差近200萬元。為了掩飾權錢交易本質,他在哈爾濱工作期間幫人辦事,大多并未當即收錢,而是到深圳審計中心工作后再行“追繳”,其收受的賄賂款中,有近七成是到深圳之后收取的。
廈門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陳蕾認為,貸款資金屬于稀缺資源,信貸權天然就是被“圍獵”的對象。高風險客戶給違紀違法分子帶來高額收益,卻給銀行帶來巨大風險。
制度執行不力,授信權成了被交易的“商品”
在與貸款客戶的“你來我往”之間,銀行的核心權力——授信審批,成了一些人交易的“商品”。
在陳鷹涉嫌受賄數額中,有97.8%都是利用授信審批權“換取”的。他肆無忌憚地將手中權力“商品化”,一手“賣出”授信審批權,一手“買入”巨大風險。廈門某集團負責人曾以空殼公司名義貸款,送給陳鷹100萬港元和15萬美元,陳鷹無視巨大風險,指使相關審批人員違規放行,并親自催促放款,最終導致大額不良貸款。
銀行信貸審批有嚴格制度,包括授信調查、授信審查、貸后管理等多個環節,為何卻被有些人玩成了“交易”?問題往往出在制度執行上。
陳鷹作為風險總監,首要職責是執行制度、管控風險。但制度的剛性在他的操控下蕩然無存,他肆意踐踏授信審批制度,隨意簡化審查流程、加速審批進度,強行審批通過不符合條件的項目。在審批廈門某兩個集團企業貸款期間,陳鷹明知各企業間的關聯關系,卻刻意隱瞞、拆分授信、越權審批,要求審查部門出具失實的審查報告,并主導信審會審議通過。
與陳鷹在授信方面有明確職責不同,蔣斌、于成信作為行長,不參與“前臺”的具體工作,他們在信審方面的權力,主要是在最終環節行使一票否決權。但他們想出各種辦法繞過制度,在貸前調查階段就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蔣斌主要是通過控制兩名“前臺”下屬,來實現自己的意圖。于成信干預授信的手段,則是“獨創”對公授信準入制度,把行長在信貸審批環節的最終決定權前置。他擅自規定1000萬元以上授信項目未經其本人同意,不得進入審查審批環節。甚至在信審會討論授信項目時,于成信經常推門而入,在信審會上發表影響委員獨立判斷的傾向性言論。
“沒有于成信,分行不會淪落至此。”有哈爾濱分行員工這樣表示。于成信干預授信項目,產生大量不良貸款,更帶壞隊伍,污染生態。一把手腐化墮落、帶頭破壞制度,給分行風氣造成極大損害。
嚴查不良貸款背后的權力濫用
今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以“三不”一體推進的理念思路,嚴查金融領域腐敗問題。
違法發放給袁某兩個多億貸款并形成不良貸款,直接導致蔣斌違紀違法問題暴露。該筆貸款從信貸資料上看沒有問題,形式審查是過關的。但錢的使用去向實在蹊蹺,紀檢監察機關介入后,由此入手,深挖細查,發現了蔣斌違法發放貸款及與袁某等不法商人的權錢交易。
在于成信案中,違法放貸也是專案組的攻克重點。于成信作為行長,在授信方面發揮的作用比較隱蔽,違法放貸的證據掩蓋在水面之下,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綜合全案情況認為,如此大額不良貸款,很大可能存在違貸行為。經過深入核查,終于通過內審外查查實了于成信、陳鷹接受請托,干預授信項目,違法發放貸款25億余元、造成重大損失的問題。
研判這些典型案件,埋下大額不良貸款的風險隱患,往往有貸前調查走形式、貸后監管不到位的因素,而這背后,又時常存在信貸管理人員失職瀆職、違法放貸、利益輸送等職務違法犯罪行為。
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表示,授信項目發生重大風險,要首先從政治上,重點從廉潔上找原因,如執行信貸政策與中央要求是否存在偏差,信貸人員與客戶是否有內外勾結、利益輸送。“出現數額大、可疑或群眾反映強烈的貸款項目,要區分到底是市場因素還是人為干預。”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辦案人員表示,發現不良貸款審批過程中存在違紀違法問題,要一查到底。
權力濫用背后,是黨的領導弱化、管黨治黨不力。案發銀行往往存在圈子文化盛行、一言堂、重業務輕黨建、執紀問責寬松軟等問題。強化黨內監督、凈化政治生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問題。在陳鷹落馬后,紀檢監察機關提出的整改措施包括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確保經營方向符合黨中央要求,端正選人用人風氣,加強關鍵崗位人員交流,加大紀檢和其他履行監督職責機構部門隊伍建設等。
金融系統反腐正在持續發力。這其中,中管金融企業派駐改革不斷釋放治理效能。蔣斌涉嫌受賄的問題線索就是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進出口銀行紀檢監察組在核查中發現并與重慶市紀委監委聯合查辦;于成信案件則是監察體制改革后,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聯合黑龍江省監委查辦的第一起分行行長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查處一個典型案件,堵塞一批制度漏洞。一些案件暴露出總行授權過大、某些崗位權力集中、分行重業務發展輕貸后管理等共性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對此提出了針對性監察建議,要求健全完善授信分權制約機制,加強對分行行長、風險總監和授信條線部門負責人等高風險崗位的監督等。
今年以來,銀行系統普遍強化教育警示,培養干部員工的廉潔意識、合規意識。駐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組織系統全體黨員干部觀看學習銀保監會系統重大腐敗案件專題警示教育片《穿透》。交通銀行黨委班子成員對照胡懷邦嚴重違紀違法案深刻反思。中信集團利用發生在身邊的孫德順、于成信、陳鷹、劉小平等案件開展警示教育,研究提高針對性、有效性的措施,重點防范個別“關鍵少數”不講政治紀律規矩、不懂黨紀法律、不守操守底線問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