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思宇
[ 普益標準統計,9月發行的7368款理財產品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6%。 ]
連跌6個月后,銀行理財收益率止跌了。日前,普益標準統計,9月發行的7368款理財產品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6%,較上期增加0.01百分點。盡管上調幅度較小,但這仍是今年以來理財收益率首次出現回升。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理財收益率的反彈主要與市場流動性有關,季節性因素疊加法定節假日前居民現金需求的增加,銀行間資金面出現邊際趨緊態勢,理財資金成本有所提高,使得收益率較此前有小幅上升。不過目前業內對這一趨勢能否維持并未達成共識。
自銀行理財打破剛兌、開啟凈值化轉型以來,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從之前的接近5%到如今的跌破4%,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如以往。對此,各大銀行在發力投研能力建設的同時,也著重打造理財專屬活動,比如開啟理財銷售季,推出基金申購費打1折等活動吸引投資者。
理財收益率首現回升
今年以來,受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影響,主要投向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斷下行。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銀行理財收益率均保持在4.01%,而在之后的3月至8月,連續6個月出現下跌。
直至9月,銀行理財收益率才現小幅回升。據統計,9月311家銀行共發行了7368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凈值型產品),發行銀行增加2家,產品發行量增加775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6%,較上期增加0.01百分點。
其中,包括甘肅、貴州、河北、河南、浙江在內的13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升,安徽、福建、廣東等18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環比下降;遼寧、四川、天津、重慶等4個省市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升,其他27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環比下降。
具體而言,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市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分別為3.68%、3.48%、3.18%;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市為遼寧省、天津、山東省,分別為3.80%、3.76%、3.76%。
對于9月銀行理財收益率的反彈,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雪花對記者表示,主要與市場流動性有關,當月,季節性因素疊加中秋國慶放假前居民現金需求增加,再加上大量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市場流動性較前幾個月有所下降,資金利率有所上行,理財資金成本相應提高。
不過關于銀行理財收益率未來的走向,業內還未形成統一觀點。有觀點認為,當前,在經濟能否完全恢復還未確定以及對未來市場流動性是否充裕難以預測的情況下,債市維持中性基調概率較大,這就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大概率維持現有水平或有小幅下滑;但也有觀點稱,隨著銀行理財逐步加碼權益投資,未來股市的修復在一定程度上有望提高收益率。
就目前來看,市場流動性仍有收斂。10月14日數據顯示,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全線上行,隔夜品種上行26.2BP報1.9620%,7天期上行4.4BP報2.1360%,1個月期上行0.1BP報2.6370%;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方面,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1302%,較前日上漲了8.59BP,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9663%,較前日上漲了26.90BP。
銀行打造理財季
在理財收益率降低的同時,銀行也在發力打造專屬理財節,通過減免手續費、貼息讓利、降低消費貸款利率等多種方式營銷產品,以吸引投資者。
“理財節實際上屬于銀行的傳統活動,之前就有個別銀行在特定時點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比如推出客戶專屬存款、降低基金申購費率等,但目前參與者更多了,不單單是銀行,還有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一位股份行零售業務從業者對記者說。
日前,建設銀行就開啟了為期兩個多月的“理財季”優惠活動,消費者可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服務渠道參與活動,購買指定基金產品可享受申購或定投費率1折優惠。
另從產品類型上看,種類豐富。據了解,根據大眾資產配置需求,建行推出了四大專屬理財:一是精選長期績優權益類產品,開展定投費率1折優惠活動;二是精選長期業績穩定的“固收+”產品,開展申購費率1折優惠活動;三是對有養老需求的客戶,開展養老公募基金產品申購、定投費率1折優惠活動;四是聯合建行子公司建信基金,共同推出建信基金旗下產品申購、定投費率1折優惠活動。
而在建行之前,工商銀行已于8月份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理財節活動。該行聯合多家基金、證券、保險公司,提供包括優選理財基金、保險、ETC、專屬存款、個性化借記卡、貴金屬等在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另外還提供AI指數申購費率折扣、貴金屬產品讓利、客戶專屬存款,以及部分地區消費貸款利率優惠等限時活動。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銀行零售業務加速轉型的當下,于特定時間段推出優惠活動,有利于維護客戶的黏性,拓展增量客戶和挖掘存量客戶。
不止于此,為了獲得更多用戶,記者了解到,在渠道建設方面,銀行理財也在擴展代銷渠道,比如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除了在母行銷售外,還“陳列”到了其他銀行的銷售平臺上,這就意味著一些銀行銷售的產品不再局限于自家理財子的產品,也包含其他家產品。
“這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之前理財子還可依靠母行的銷售渠道,但參考現在的趨勢,未來要和更多的機構競爭,比如客戶經理在銷售過程中,并不在意是哪家的產品,而是關注好不好賣,這就對理財子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股份行理財子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