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配售”不良資產,銀行最終獲得的是雙贏。
10月9日,又一家銀行獲得“通行證”,河北安國農商行定向募股方案獲得保定銀保監分局的批復。
批復顯示,保定銀保監分局同意安國農商行定向募集股本金1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投資者每認購1股,需另行出資1元用于購買安國農商銀行不良資產。
對于銀行來說,在定向募股的同時“配售”不良資產,既能有效“補血”,又能甩掉“包袱”。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已有數十家銀行在定增中采取這種方式,其中多為農商行,不良資產定價大多低于定增發行價。除了直接搭售,也有農商行將部分定增募集資金用于不良資產置換。
當然這也建立在“兩廂情愿”基礎上,雖說銀行定增對投資者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具有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或許會讓其心生顧慮。尤其是在中小銀行股權頻頻流拍的背景下,不禁好奇這樣的定增方案還會吃香嗎?
不過,這也于無形中提升了對認購股東的資質要求,引進優質的戰略投資者有助于優化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根據保定銀保監分局要求,安國農商行需嚴格審核股東資質,在確保股本金募集到位、股權結構符合監管要求的基礎上,依照有關規定做好變更股權及股東資格的行政許可申請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