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動性寬松,雖然臨近國慶、中秋雙節,但銀行對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的發行意興闌珊。從中國理財網查詢可以發現,目前在售的國慶+中秋專屬理財產品只有8只,發行銀行只有4家,分別是建設銀行3只、恒豐銀行3只、紹興銀行1只、寧波銀行(002142,股吧)1只。其中建行的3只節日專屬理財產品均是面向廣東地區發售。
銀行理財收益平淡
季末節前,央行通過加強“7+14”逆回購操作搭配,明顯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9月29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35%,與上次持平。央行自9月18日還開啟了14天逆回購,連續9個工作日連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金額累計達7200億元,操作利率均維持在2.35%水平,資金面寬裕。
一般來說,節日專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略高于同期在售的同類理財產品,比較受投資者青睞。不過今年這類產品很少,絕大部分投資者買不到。從目前的披露的預期收益率來,最高為3.8%。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不少節假日產品雖然在節前發售但是在節后起息,募集期有時長達10天以上,如果在節前購買的話,相當于資金站崗。因此如果需要投資人需要理財的話,最好選擇節前購買,節前計息的產品。
今年由于流動性較為寬松,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節節敗退”。 8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6%,環比下降2BP,創46個月最低水平,且距離10年新低也只有一步之遙。9月份,雖然面臨月末、季末傳統的流動性緊張,但收益萎縮的情況,依然沒有明顯改變,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449只,較前一周減少了27只,其中非結構性理財產品1405只,結構性理財產品44只。上周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3%,環比持平。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78%,環比下跌147BP。
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2%,農商行平均收益率為3.76%,股份制銀行平均收益率為3.75%,國有銀行平均收益率為3.43%。和前一周相比,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環比上漲,其它三類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環比下跌。
貨幣基金節前謝客
自2018年初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跌勢就一直沒有停止,預計未來較長時間內,流動性將維持寬松,且銀行理財仍在去存量、轉型之中,接下來收益率大概率會繼續下跌。從2017年末的4.85%,到目前的3.7%左右,32個月里理財收益率下跌超過100BP,投資者收益大幅縮水。
互聯網存款的表現也較為平淡,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近期支付寶、京東金融、度小滿理財三個互聯網平臺的存款產品,3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6%,環比下跌1BP;6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9%,環比下跌2BP;1年期平均利率為2.21%,環比持平;2年期平均利率為3.07%,環比下跌3BP;3年期平均利率為3.96%,環比上漲9BP;5年期平均利率為4.68%,環比上漲5BP。
不過銀行理財節節敗退之際,貨幣基金出現短暫的反彈,趁機補位。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顯示,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居首位的貨幣基金已經接近4%,傳統型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已經超過2%,而上半年末平均收益率不足1.8%;此外,還設有多只寶寶類貨幣基金最新收益率陸續站上2%。為了防止節前資金瘋狂涌入,攤薄原持有人利益,截至9月29日有超過40只貨幣基金暫停申購等業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