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京共同主辦“新開放·新北京——外資銀行北京行”活動,助力在華外資銀行響應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政策,積極服務重大戰略,深入了解地方經濟,更好推進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服務首都發展。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出席活動并講話,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中國銀保監會國際部方立明同志、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北京市通州區區長趙磊應邀出席并講話,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2家在華外資銀行董事長、行長參加。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講話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對北京及城市副中心的營商環境、配套設施和未來發展計劃做了全面的介紹,并表示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科技創新四大主導功能,加快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按照首都金融發展布局,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重點發展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產業,已經取得了可喜進展。今年上半年引進了金融及關聯企業30余家,注冊資本近百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同比逆勢增長30.3%,增速超全市區24.6個百分點。最后,他鼓勵外資銀行抓緊副中心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把握副中心重大優質項目帶來的強勁融資需求,主動參與構建副中心金融發展的良好生態。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講話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會上表示,盡管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力度絲毫未減。2018年以來,國務院金穩委和中國銀保監會等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金融開放措施,明確了外資銀行“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原則,進一步降低了外資金融機構在華經營的準入門檻和業務限制,不僅可以促進競合,促使銀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持續釋放的利好也為外資銀行在華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投資和經營環境,進一步激發外資銀行參與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活力。北京是我國金融管理中心,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前沿陣地。本次“外資銀行北京行”活動,一方面旨在推動外資銀行深入了解北京當前各項政策紅利,開辟布局在京機構和業務快車道;另一方面有利于增進北京市政府和相關機構對在華外資銀行發展情況的認識,更好地 “筑巢引鳳”,搭建銀政、銀企合作平臺,合力推進建設開放新高地。
潘光偉表示,2019年在華外資銀行無論在業務經營、機構布局還是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也充分展示了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責任和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在華外資銀行積極響應中銀協號召,利用全球網絡優勢和業務專長,從海內外調配并采購抗疫物資支援前線,大力提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優惠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為促進金融對外開放政策落地實施,助推外資銀行在華發展,中國銀行業協會定期組織外資銀行高管拜訪監管機構及“灣區行”、“公益行”等地方考察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動與以往相比,再創幾個“最”。一是人員規模最大,聚集了60多位銀行家,基本都是外資銀行中國區董事長和行長。二是機構數量最多,本次活動受到外資銀行的熱烈響應,共有來自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2家機構參加,包括8家臺資銀行。三是活動安排最豐富,除了與北京市政府和部分區政府進行面對面交流,還有一系列實地考察。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部方立明同志講話
中國銀保監會方立明同志表示,近兩年,中國銀保監會出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并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2018-2019年共推出34條開放措施,其涉及的法律修訂已基本完成,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取消銀行、人身險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降低資產規模、經營年限及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為外資銀行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不斷加快的對外開放步伐和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對外資銀行在華發展創造了更加友好的條件。銀保監會將堅持擴大開放與加強監管密切配合,維護好金融秩序,建立和完善全面風險監管體系,為外資銀行在華經營保駕護航。最后,他鼓勵和支持外資銀行來京發展,發揮自身優勢,與中資銀行互為補充,形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講話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表示,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為外資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千載難逢的機會。北京不僅是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和“一委一行兩會一局”所在地,也是金融機構總部聚集地,擁有豐富的企業資源,聚集各類金融人才,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發展金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8年北京的金融資產總額達148萬億人民幣,境內外上市企業共666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總股本、總市值、境外上市公司家數、首發融資額,均居全國第一,龐大的金融資產規模和豐富的企業資源,為金融機構擴大業務帶來巨大空間。2018年以來,40余家外資金融機構落地北京或擴大在京投資,已經形成了門類最全、領域最寬、體系最完整的金融開放高地。
北京市通州區區長趙磊講話
北京市通州區區長趙磊表示,對外資銀行來說,現在到城市副中心發展恰逢其時。城市副中心依托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綠色金融示范先行區和智能金融港三大定位,加快融入首都金融發展大局,為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取得了空前的政策優勢和建設成果。城市副中心將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市場準入等領域創新改革,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設立外國人來華許可受理點,在全市率先形成“一門”“一窗”服務體系,為外資金融機構在城市副中心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他希望外資銀行著眼長遠,積極融入城市副中心的發展中,實現互利雙贏。
通州投資中心做副中心宣傳推介
座談會上,與會外資銀行代表結合各行特點介紹了各行在京發展情況,并就進一步參與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首都經濟發展展開交流討論。
會議現場
外資銀行參加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
外資銀行代表參觀副中心規劃展廳
本次座談會順利拉開了“新北京·新開放——外資銀行北京行”系列活動的帷幕,代表團還參加了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參觀了通州副中心,之后將實地考察石景山首鋼工業文化園區、石景山區銀保產業園、大興北京中日合作示范區、大興國際機場及營商服務中心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