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人行營管部已向轄內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資金約945億元,預計全年提供資金支持不少于1200億元。
疫情防控之下,企業融資工作依然是金融行業的關注焦點。
9月18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外匯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政務服務局聯合在北京市首貸服務中心召開“北京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暨暢融工程銀企對接會”,推進銀企融資對接合作。
第一財經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今年1至8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已向轄內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資金約945億元,預計全年提供資金支持不少于1200億元。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在發言中表示,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促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充分發揮首貸服務中心、續貸中心、確權融資中心三大平臺作用,為促進融資供需對接提供渠道。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主任楊偉中說,政策性資金在撬動金融機構資金力量上發揮了顯著作用。
截至8月末,北京地區12家銀行累計向363家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949筆,金額共計425.81億元;5000億、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分別支持市場主體2694戶、6851戶;累計辦理再貼現487.7億元,支持市場主體7800戶。
今年6月北京市啟動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專項工作。據楊偉中介紹,專項工作主要是通過運用“兩套政策工具”、落實“四項工作機制”,支持“三類市場主體”。
一是積極用好金融政策工具和協同政策工具這“兩套政策工具”,金融政策工具包括人民銀行的3000億專項再貸款、1.5萬億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以及差異化監管、債券市場、多層次資本市場、供應鏈金融、外匯及跨境人民幣的惠企支持政策等,協同政策工具包括市區兩級政府部門的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政府性融資擔保、財稅優惠、信用信息體系建設等。
二是嚴格落實“四項工作機制”。為確保“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并嚴格落實“市級部門協調機制”、“市區兩級聯動機制”、“政銀企對接機制”和“金融機構落實機制”等四項機制。
三是重點支持“三類市場主體”。根據企業規模、所屬行業、融資需求的緊迫程度以及產業鏈的地位,將企業劃分為“優先保障類”、“重點保障類”和“普惠保障類”企業。
目前來看,以上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措施實現了企業融資“量增、價降、結構優”的效果。
從相關數據來看,1至8月,北京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為10740.2億元,8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7.8萬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普惠小微貸款、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貸款均出現大幅增長,分別增長23.7%、12.7%、17.8%,制造業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也大幅增長39.8%。
同時,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8月份北京市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33%,同比下降71個基點。其中,企業貸款利率3.95%,同比下降64個基點;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03%,同比下降108個基點。
殷勇說,北京市將用足用好中央支持北京的兩項政策,落實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任務。加速改革創新、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更多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國內外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京投資興業,繼續加強小微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和首貸服務中心、續貸中心、確權融資中心的建設,推動更多數據的匯聚、共享和應用,營造有利于科創、民營、小微企業成長的金融服務生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