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發布了《中國政府透明度2020》,對2019年度49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49家較大的市政府、125家縣(市、區)政府開展政務公開工作的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其中,《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公開情況研究》作為其中的一個分報告,由安徽觀知天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課題組對債務公開情況進行評估。2018年12月財政部印發了《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中明確規定了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范圍、公開標準、相關工作要求等。
評估結果顯示,地方政府債務預決算、債券發行、債券存續期、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等信息公開情況初顯成效。同時,評估發現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存在一些問題,公開范圍、公開形式、公開內容質量均有較大提升空間。
報告指出,縣(市、區)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公開情況有待提升。125家縣(市、區)政府中,僅有47家單位公開了本級政府制定的債務管理相關制度、辦法、措施;11家單位僅轉發上級制定的政府債務管理相關制度;67家單位未發布政府債務管理相關制度,占比達53.6%。
項目組主要以各評估對象政府門戶網站及其財政部門網站主動公開信息為數據來源,以財政部網站、中國債券信息網主動公開信息為補充,來觀測分析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情況。評估數據采集時間為2020年2月18日至4月12日。
部分單位政府債務信息統計不規范
項目組根據《辦法》內容要求,設定了本次評估指標,本次評估覆蓋7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和85個三級指標,一級指標為政府債務預決算公開、債券發行安排公開、債券發行公開、債券存續期公開、債券重大事項公開、違法違規情形公開、政府債務管理制度。
政府債務預決算公開方面,評估發現政府債務限額、余額信息公開情況較好。但評估也指出,部分單位政府債務信息統計不規范。
具體而言,一是,部分單位未公開債務還本信息,不排除部分地方當年可能無政府債務還本額等客觀原因,未做出說明,公眾無法知曉具體情況,仍算作未公開。二是,部分省級政府對政府債務收入數值總體進行公開,未劃分債券發行統計項。
債券發行安排公開方面,評估發現,有9家省級政府在2019年度同時公開多個月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安排。但評估指出,省級政府債券發行安排公開專欄設置率低。
債券發行公開方面,新增債券和再融資債券發行公告公開情況較好。評估發現,公開了新增一般債券發行公告和新增專項債券發行公告的省級政府各有25家,占比80.65%,公開了再融資債券發行公告的省級政府有21家,占比67.74%。
但部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公告中對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情況、專項債務情況和擬發行專項債券對應項目等信息披露不完整。此外,新增債券招標結果公開質量有待提升。
債券存續期公開方面,有16家省級政府、11家較大的市政府、34家縣(市、區)政府公開了2017—2018年的債券存續期信息,公開的債券存續期信息涉及債券名稱、債券編碼、債券規模、發行時間、債券利率、債券期限、債券資金安排和債券收支情況等要素。
未公開2019年違法違規情形信息
債券重大事項公開方面,評估發現,31家省級政府、49家較大的市政府、125家縣(市、區)政府網站和財政部門網站均未公開2019年一般債券、專項債券重大事項信息。
違法違規情形公開方面,《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涉及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問責的,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問責決定后20個工作日內公開問責結果。”
評估發現,31家省級政府、49家較大的市政府、125家縣(市、區)政府網站和財政部門網站均未公開2019年違法違規情形信息。項目組也查看了財政部門戶網站的地方債管理平臺,也未發現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違法違規情形有關信息。
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方面,評估發現,省級政府全部公開了本級政府債務管理制度。但縣(市、區)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公開情況有待提升。125家縣(市、區)政府中,僅有47家單位公開了本級政府制定的債務管理相關制度、辦法、措施;11家單位僅轉發上級制定的政府債務管理相關制度;67家單位未發布政府債務管理相關制度,占比達53.6%。
報告建議,針對違法違規情形、債券重大事項等公開率較低的指標,要加大公開力度,針對債券發行、債券存續期等公開內容不夠規范的指標,要積極推進《辦法》中公開內容要求的全面落地,提高對公開薄弱環節的重視程度,全面提升政府債務公開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