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0年8月,全國實際在運營網貸機構數目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余額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 ]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已歷時4年,目前整體進展如何,下一步工作安排有哪些?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時有發生,整治成效如何?近期在金融市場亂象整治方面還有什么舉措和安排?
9月14日,銀保監會召開新聞通氣會,銀保監會統信部二級巡視員劉忠瑞、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公司治理部一級巡視員鄧玉梅、銀行檢查局副局長朱彤、非銀檢查局副局長楊玉山、消保局局長郭武平、大型銀行部主任王大慶七個部門負責人共同出席會議,對上述熱點問題一一回應。
三年罰沒72.4億,超以往十幾年總和
據統計,銀保監會三年累計處罰銀行保險機構881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10713人次,罰沒合計72.4億元,超過以往十幾年總和,處罰問責鏈條進一步延伸穿透至違規行為的交易對手機構。
當前金融體系總體健康,銀行機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中小機構股東股權領域問題仍然突出,不規范金融創新業務仍存挑戰。
朱彤表示,今年將繼續開展銀行保險機構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防止亂象反彈回潮。一方面,對中小機構公司治理薄弱、信貸領域問題多發、資管轉型發展不規范、各類“偽創新”層出不窮等問題進行持續深入整治;另一方面,結合當前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的環境,對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等亂象反彈苗頭嚴查嚴處,消除問題隱患,確保金融紓解民營小微企業困難、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郭武平還表示,針對此前銀保監會排查整治發現的銀行理財和信用卡、第三方機構合作等六方面突出問題,銀保監會加大了查處力度。2019年督促銀行保險機構真金白銀清退、賠付消費者40.92億元。
網貸“退而不清、退而難清”問題依然存在
馮燕在會上透露,截至2020年8月,全國實際在運營網貸機構數目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余額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網貸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參與人數連續26個月下降,風險持續收斂。但后續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再加上疫情影響,剩余運營機構“三降工作”進展緩慢,存量風險依然艱巨,退而不清、退而難清的問題存在。
馮燕指出,下一步,各地區各部門要將處置存量風險作為后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核心工作來抓,每家機構的處置責任要落實到專班,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制定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各地要持續完善停業機構的資產處置,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提高資金清償率和返還效率,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此外,要加快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工作。目前部分地方批設網貸機構轉型為區域類小貸公司,網貸機構轉型為全國經營的,在依法合規前提下,要加快轉型進度。
馮燕表示,將研究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充分總結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經驗教訓,堅決落實“金融業務一定要持牌經營”的要求,與各地共同研究建立網絡借貸增量風險和非法金融業務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體制機制,從源頭上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
銀行業前8個月新提撥備1.4萬億
劉忠瑞介紹,8月末,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余額3.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041億元,不良貸款率2.14%,較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前8個月共核銷不良貸款7302億元,同比多核銷963億元。目前,商業銀行流動性比率58.3%、流動性覆蓋率132.5%;保險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平穩較快增長,流動性整體保持較好水平。
同時,在風險抵御方面,今年以來銀行業加大撥備計提力度。
“前8個月新提取撥備1.4萬億元,同比多提取2615億元,目前撥備余額達6.5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76.5%,具備較強的信用風險抵御能力。商業銀行資本凈額23.1萬億元,資本充足率14.21%;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2.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0.4%。相關指標均保持在較高水平!眲⒅胰鸱Q。
“通過比較工、農、中、建四大行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的13家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發現,近年來四大行的競爭力明顯增強,與發達國家銀行的差距明顯縮小!蓖醮髴c表示。不過,與國際大型銀行相比,我國大型銀行在資產管理、綜合化經營、跨國經營、風險控制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國大型銀行的轉型方向主要是數字化,要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
將制定或修訂系列重要公司治理監管規制
加強公司治理監管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完善公司治理規制,深入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亂象專項整治工作。2020年開展專項整治“回頭看”,進一步排查“資本不實、股東不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鄧玉梅介紹,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陸續清退、從嚴處罰和公開通報了一批嚴重違法違規股東,監管震懾效應初步顯現!2019年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法人代持的股東!蓖ㄟ^持續集中整治,切實落實問題整改,提升資本質量及股權關系透明度,提高銀行保險機構合規內控水平,增強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
鄧玉梅還表示:“加快彌補公司治理監管制度短板,將制定或修訂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指引、大股東行為監管指引、董事監事履職評價辦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監管規制。”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持續努力,近年來,非銀行領域市場亂象整治成效凸顯,問題和風險得到進一步釋放。
楊玉山介紹,保險機構非理性競爭態勢有所放緩,2019年車險綜合費用率同比下降3.87個百分點,保險資金運用總體保持穩健。2018年以來,未發生非理性舉牌等激進投資行為。截至2019年末,保險業各類資產中流動性資產和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超過70%,銀行存款和債券占比約50%,與全球主要國家保險資產配置基本一致。
同時,信托業多層嵌套和同業通道業務規模持續壓縮。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機構回歸本源力度進一步加大。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