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綠色發展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城商行中首家赤道銀行,江蘇銀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發揮綠色金融優勢,通過增加信貸供給、發揮產品優勢、環境風險評估等手段切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增加綠色信貸供給,精準輸血戰疫環保企業
后疫情時代,醫療廢物處理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江蘇銀行圍繞醫療廢水處理、環衛一體化、醫療廢棄物處置等重點領域,制定并下發戰疫環保企業清單,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專業優勢,增加綠色戰疫貸款資金供給,開辟綠色審批通道,為環保企業戰疫精準輸送"彈藥"。
據了解,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投放綠色戰疫貸款14筆,金額6億元,支持新宇輝豐醫廢處置技術改造、鵬鷂環保(300664,股吧)污水消毒處理等多個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有效防止疫情次生災害及二次污染的發生。此外,對受疫情影響、到期還款困難的環保類企業,江蘇銀行為其提供了展期或續貸服務,并在利息上給予適當減免。
發揮政策產品優勢,切實降低企業污染治理成本
江蘇銀行充分利用財政資金風險分擔和低息政策優勢,通過加強"環保貸""節水貸""綠色創新投資業務"等特色化產品的推廣,切實降低企業污染治理成本。截至6月末,該行累計投放環保貸137筆,貸款金額72.78億元;累計投放節水貸5筆,貸款金額6.98億元;發放綠色創新投資業務5.3億元;上述產品累計為企業讓利8272萬元。
江蘇銀行通過安排綠色信貸專項額度、給予FTP定價優惠、發行綠色金融債等手段,不斷加大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力度。上半年,該行累計投放綠色信貸277.3億元,重點投向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土壤和生態修復等領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力地保障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順利實施。
加強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激發企業綠色轉型動力
作為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成員,江蘇銀行積極參與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不斷完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體系。該行通過打造綠色金融專業管理系統、構建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評估體系、開展環境壓力測試等工作,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識別、計量和監控體系。
對于ESG評級優、環境和社會風險的的企業和項目,江蘇銀行優先給予差異化的定價和授信政策。對于環境高風險項目,該行開展專業的第三方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幫助企業提升應對風險、駕馭風險能力。江蘇銀行還堅決退出環保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且整改無望的落后企業,通過強化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激發企業綠色轉型動力。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緊緊圍繞"國內領先、國際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定位,積極服務美麗江蘇建設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目標,在支持城市綠島建設和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等方面主動作為,更大力度地為污染防治工作讓利增效,讓綠色金融成為后疫情時代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支撐手段,為奪取"雙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