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股債市場劇烈波動,資管行業深度調整,企業經營困境凸顯,金融領域風險加劇,金融市場業務也面臨著日益復雜的環境。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北京銀行(601169,股吧)金融市場業務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圍繞“兩高兩輕”發展戰略,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抗擊疫情、紓困小微企業等重點任務,持續推動業務轉型和產品服務創新,各項業務實現均衡穩健發展,全行效益“增長極”、結構“平衡器”和客戶“黏著劑”的職能作用更加凸顯。
一、堅持穩健合規導向,業務發展呈現“六大亮點”
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條線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堅持穩健合規經營,積極推動轉型創新,各項業務均衡發展,質效雙升,呈現出“六大亮點”:
一是業務發展節奏更穩。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金融市場條線管理業務規模2.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4%;貨幣市場交易量達17.81萬億元,占全市場(共3.4萬余家本幣市場成員)交易總量3.24%;營業收入穩健增長。
二是服務實體力度更大。聚焦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投資地方債268億元,同比增長155.3%;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創新模式,深入合作,推出“惠轉貸”普惠金融轉貸款產品、做實再貼現產品,累計投資100余億元,服務小微客戶2400余戶。特別是,全力支持實體經濟抗擊疫情,投資財政部抗疫特別國債5.4億元,配合發售本行支持小微、抗擊疫情400億元專項金融債券,投資防疫金融產品20億元,托管首創-國藥租賃等防疫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政府引導基金20億元,幫助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企業客戶延期還款60余億元。
三是業務品種結構更優。票據轉貼現、黃金等輕資本業務快速發展;標準化公募資產證券化產品、債券資產投放規模增長迅速。
四是轉型創新步伐更快。獲得全國首批利率期權資格,落地全國首批利率互換期權業務,成交的利率互換期權為本行LPR貸款資產定價提供依據,為本行對沖利率風險、優化自身資產負債結構提供有效工具。開辦抵押境內債券外幣融資業務,有效盤活閑置人民幣債券,開辟外幣融資新渠道,為本行降低外幣融資成本、增強外幣資金流動性管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引入QDII產品、險資高流動性資產管理產品、FOF專戶等新型托管產品。
五是客群基礎建設更實。金融機構客戶數量穩步增長,不斷深化與大中型銀行、券商、保險、信托、基金等業務合作領域;與70余家金融機構簽訂債券借貸交易主協議,交易規模處于市場第一梯隊。持續構建特色優質同業客群,啟動“揚帆同行”同業客戶拓展行動,持續秉持“增量優質、存量優化”原則,對同業客戶進行分層管理,為同業業務發展奠定客戶基礎。持續優化托管客群結構,堅定向托管持牌金融機構資管產品轉型,積極開展托管客戶拓展專項營銷活動,制定專項營銷計劃,加大相關業務培訓,推動托管業務穩健開展。
六是整體品牌形象更亮。榮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上海黃金交易所頒發的“核心交易商”、“優秀貨幣市場交易商”、“優秀債券市場交易商”、“年度最佳詢價交易機構銀牌機構”等獎項。
二、堅持“兩高兩輕”戰略,加快推動業務轉型升級
北京銀行以“高效能”“高轉速”“輕資本”“輕平臺”作為發展戰略,引導金融市場業務深化轉型,堅持價值創造,力爭提高資產運轉速率,通過細考核、精算賬,珍惜有效資源,提升科技賦能水平,全面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高效能”方面,以傳統拳頭產品作為提升經營效益的核心工具,以輕資本業務作為增加非息收入的重要抓手,不斷豐富公開市場各類資質,探索聯動營銷,一體化承銷、托管等業務新模式。營業收入穩步提升,非息凈收入同比增幅15.9%。
“高轉速”方面,持續優化業務結構,著力布放標準化、流轉型資產,公募資產證券化產品、債券資產投放規模同比分別增長33%、12.6%。
“輕資本”方面,持續推動資本節約型業務發展,捕捉資本占用較低的利率債投資機會,推動托管、票據、黃金等輕資本業務持續發展。票據轉貼現、黃金等輕資本業務規模較年初分別增長19.3%、8.6%,公募基金托管規模同比增長24.05%。
“輕平臺”方面,著力加強系統升級建設,上線托管系統QDII模塊、基金監控系統融資回購主體風險預警模塊;完善同業系統、Summit系統功能;啟動新票據系統等開發建設,增強系統對業務的支撐保障能力。
在“兩高兩輕”發展戰略驅動下,北京銀行金融市場條線形成了獨特的優勢,通過為客戶構建本外幣、表內外、資產負債一體化產品體系,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多元化服務,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最大程度實現拓客、活客、留客。
三、堅持創新產品服務,“惠轉貸”紓解小微困境
長期以來,北京銀行金融市場條線以持續創新為發展方向,積極配合其他業務條線服務實體經濟,不斷探索自身的普惠業務發展模式。2020年6月,北京銀行響應政策號召,發布“惠轉貸”轉貸款產品,由政策性銀行向北京銀行發放較低成本的轉貸款資金,專項用于北京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及個人經營性貸款。該產品基于北京銀行與政策性銀行攜手探索搭建的業務合作模式,通過轉貸款形式為普惠型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將金融活水引流至小微實體經濟,助力小微企業擺脫“融資難、融資貴”困境。
“惠轉貸”產品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優勢互補,將北京銀行的網點、客群、靈活性優勢與政策性銀行的規模、成本優勢相結合。二是成本壓降,通過同業合作模式,借助高信用、高效率、低成本的同業業務特點,進一步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三是風險分散,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對轉貸款客戶實行雙線管理,實現了精準滴灌、風險分散,有效降低商業銀行不良率。四是快捷高效,搭建綠色通道,企業提供的一套材料,可享受到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雙重服務。
截至目前,北京銀行已與多家政策性銀行開展了業務合作,累計發生額近百億,服務普惠客戶千余家。根據轉貸款合同約定,轉貸款發放對應普惠貸款平均利率不高于北京銀行發放給小微企業的平均利率,從客戶角度看,融資成本相比其他融資渠道會降低20BP。轉貸款進一步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將政策福利落到實處。
受疫情影響,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顯著加大,外貿行業遭受嚴重沖擊。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也進一步凸顯了當前“穩外貿”“穩外資”的重要性。國務院辦公廳此前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特別強調要以多種方式為外貿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貸投放,穩住外貿主體。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穩外貿工作精神,北京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通力合作,于近期落地本行首筆外貿專項轉貸款業務3億元,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定向扶持外貿型小微企業80余戶,提供100余筆低成本貸款,為外貿型小微企業順利渡過疫情難關保駕護航。
校對 陳荻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