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的兩則股權變更批復顯示,東港農商行已申請增持旗下兩家村鎮銀行股權。其中,本溪豐業村鎮銀行9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有的2230萬股股權轉讓給發起行東港農商行,股權轉讓完成后,東港農商行持股比例將增至51.64%;本溪豐泰村鎮銀行1名自然人股東所持有的550萬股股權轉讓給發起行東港農商行,股權轉讓后完成,東港農商行持股比例將增至53.5%。
東港農商行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次增持是響應監管部門對發起行加強村鎮銀行管理的要求,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增強對旗下村鎮銀行的控制。
資料顯示,村鎮銀行是原銀監會2006年開始試點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其初衷是補充農村金融體系。原銀監會指出,引入主發起行制度是為了借助發起行具有的行業優勢,解決部分企業股東缺乏專業知識與經驗的問題。根據監管要求,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必須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5%。單個自然人及其近親屬合計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職工自然人合計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5家發起行對旗下村鎮銀行進行增持,增持后發起行持股比例均接近或超過40%。例如,撫順銀行增持撫順順城撫銀村鎮銀行、撫順新賓撫銀村鎮銀行2家村鎮銀行股份的申請于今年7月獲批;寧波鄞州農商行增持海曙國民村鎮銀行、象山國民村鎮銀行2家村鎮銀行股份的申請于今年6月獲批;萊商銀行申請受讓五臺萊商村鎮銀行13名自然人股東股份,股權轉讓完成后,萊商銀行持股比例將增至93%。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村鎮銀行主發起行增持股份事件中,轉讓方多為自然人股東。這也對應了農村金融機構股權分散的現狀,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8月11日發表的文章指出,農村中小銀行現有股東超過440萬個,其中99%是自然人股東。單家機構平均有1948個股東,個別機構股東多達8萬個。
由于持股比例分散,農村金融機構經營易出現被少數關鍵人控制、個別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套取銀行資金等的“內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的問題。各地銀保監局在批復村鎮銀行股權變更申請時均強調,村鎮銀行應加強股權管理,嚴格控制股東關聯交易。
銀保監會也曾多次督促村鎮銀行主發起行履職,為村鎮銀行合規審慎開展經營管理活動和完善內部管理水平提供幫助。2019年7月,銀保監會在答復人大代表建議時表示,實踐證明,主發起人在村鎮銀行業務發展、風險管控、人才培養、科技系統支撐、流動性救助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有效克服了縣域微小銀行的脆弱性,增強了村鎮銀行的公信力,確保了村鎮銀行平穩健康發展,并積極帶動了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機構。
發起行之于村鎮銀行無疑發揮著“城帶鄉”、“先進幫后進”的作用。尤其在當前中小銀行整合趨勢增強的背景下,這種模式也在其他類型的商業銀行中得到了發揚。無錫農商行今年6月23日發布公告稱,擬出資人民幣7.82億元入股新設立的徐州農商行,持股比例10.95%。無錫農商行表示,該行擬向徐州農商行派駐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為徐州農商行輸出成熟的管理流程及理念,協助徐州農商行提升公司治理和業務經營水平,加快業務發展步伐。
對此,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鄧宇提醒,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能夠幫助一些風險抵御能力較弱的中小銀行降低不良占比以及補充資本金。但中小銀行合并后并不是簡單的資本聯合,還涉及到監管指標體系、重點監控數據的變化,對于商業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是內部人員組織、機構、業務的整合,適應綜合金融管理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需要經歷組織變革,另一方面需要關注到市場和同業的變化,合規經營和聲譽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