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支小的農商行為何欲蓋彌彰?
江西省86家農商行中,因虛報涉農、小微數據受罰者過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7家江西農商行因此受罰,罰沒金額高達1251萬元,同時牽扯出十余名相關責任人,均被處以警告處分。
農商行是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主力軍,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曾發文稱:“農村中小銀行貸款占總資產比重持續上升至53.7%,占銀行業13.4%的資產,貢獻了28.9%的涉農貸款和26.5%的小微企業貸款!
涉農貸款是江西省金融機構的重點投放領域。2019年,江西省涉農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36.3%,穩定在三分之一以上。截至6月末,江西省涉農貸款余額為1.3萬億元,增長9.3%。
上半年,江西省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信貸計劃。江西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703億元,增長16.1%。(全國增速為28.4%)
今年以來,監管多次號召金融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基調是“增量、擴面”,地方中小銀行由此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風控體系不夠完備的農商行往往出于避險心理,滋生出不敢貸、不愿貸的心理,面對考核任務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由于農商行對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應用不足,對企業信息的真實性也難以核查,當然也不排除銀行為達到考核要求對數據造假的可能性。
盡管虛報數據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農商行似乎總有難言之隱,但對于造假這種瞞天過海的僥幸心理,應當堅決杜絕。支持實體經濟是銀行的天職,增加貸款的可獲得性仍是當前的主旋律,監管在考核目標的設計上做到不脫離實際,加強檢查力度也不足為過。
事實上,中小銀行的風險化解問題已經受到關注,監管對以往表現突出的銀行也適當放寬了考核要求,應確保至少完成“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不低于年初水平,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年初水平”。對涉農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也放寬了“兩增”考核口徑。
為加強普惠金融的推進動力,8月6日,江西銀保監局與省金融監管局聯合召開2020年普惠金融推進會暨“普惠金融·建功立業”表彰會,對2019年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及個人進行了表彰。
亂象整治將是江西省普惠金融工作的重點部署,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韋秀長在會上表示,接下來將著力增強地方法人機構活力,探索普惠金融前沿方案,鞏固深化金融市場亂象整治。
以下附江西受罰農商行名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