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后,部分發行人隨即終止與評級公司合作。
9月3日,聯合資信終止中融新大集團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評級。中融新大債券已經違約,三只違約債券本金36.49億元。該公司長期信用評級和債券信用等級均為C。
隨著債券市場違約進入常態化,債券發行人各種“花式操作”層出不窮。
根據統計,今年下調主體評級的產業債發行人有81個。評級下調的主要理由包括:經營虧損;債務逾期,償債壓力較大。民企仍是評級下調重災區。
終止評級合作
9月3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再次發布關于終止中融新大集團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的公告的更正說明及更正后文件。公告稱,資信中融新大不再繼續委托評級商函,中融新大稱,受突發疫情、債券集中回售、省內產業政策調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流動性緊張,債券已經違約。目前,中融新大正全力盤活資產,化解債務風險,根據公司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公司商請解除與聯合資信的評級委托關系,不再進行存續債券的跟蹤評級工作。
中融新大總部位于青島,主業涵蓋能源化工、金融投資、物流清潔能源、礦產資源開發等。7月21日,聯合資信將中融新大主體評級由BB下調為C,債券信用評級也同步下調至C。8月27日,聯合資信已經終止對中融新大公司及三只債券的信用評級,該公司長期信用評級和債券信用等級均為C。
中融新大的三只債券中,2只已實質性違約,1只展期,違約本金36.49億元。此外,中融新大尚有8只存續債券,債券余額87.30億元。
今年3月,大公國際也終止與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的主體及債項評級。3月11日,大公國際將如意科技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債項評級也下調至AA-。隨后,如意科技與大公國際終止合作。大公國際公告,收到如意科技《關于終止信用評級的函》,如意科技主體及債項發生任何重大變化或不利影響,大公國際將不再履行持續跟蹤義務。目前,如意科技發行的“18如意01”將于9月18日回售行權,該債券規模15億元,期限為5年。
除上述債券,多家債券違約的公司,由于無法提供評級資料,被動終止評級。
7月30日,中誠信國際終止洛娃科技主體及債項信用評級。中誠信國際稱,向洛娃科技公司發送跟蹤評級告知函和資料清單,因公司尚處于破產重整期,且未反饋跟蹤評級所需相關資料。該司終止對洛娃科技的主體及債項信用評級,并將不再更新洛娃科技的信用評級結果。2019年7月,中誠信國際發布跟蹤評級公告,維持洛娃科技的主體信用等級為C,維持“18洛娃科技MTN001”的信用等級為C。2020年7月,洛娃科技披露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并公告債務違約后續工作進展事項,稱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債權認定工作基本完成,對外債權及財產追收工作仍在進行中。
7月28日,中誠信國際終止沈陽機床主體及債項信用評級。沈機集團處于執行司法重整計劃的特殊時期,無法提供跟蹤評級所需材料。中誠信國際終止對沈機集團主體和“15沈機床MTN001”的債項信用評級,并將不再更新沈機集團的信用評級結果。2019年8月20日,由于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15沈機床MTN001”擔保方沈陽機床的重整申請,中誠信國際下調“15沈機床MTN001”的債項信用等級至C。
違約后如何處置
根據證監會2015年發布的《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委托具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的資信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此外,在債券有效存續期間,應當每年至少向市場公布一次定期跟蹤評級報告。
“反正違約之后,評級也沒人看。”一位固收業內人士坦言。但評級作為信用債發行的必要環節,有些企業違約之后,心態有些變化。
一方面,數位銀行資管人士表示,資管新規以來,大行基本只買AAA、AA+優質國企債券,風險偏好明顯上移。理財凈值化帶來的估值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銀行配置債券過程中,外部評級比較混亂,大行都有自己的風控體系,很多AA+的評級也有風險,而且同樣AA+的企業,償債能力差異很大。
2014年首例債券違約事件發生以來,公開債券市場共有165個主體發生了債券違約事件,其中今年以來新增15項違約主體,相比去年同期新增數量有所下滑。但受疫情影響,部分債券發行人信用資質明顯惡化,使得信用債的風險仍較高。
最新的一例是天津地方國企——天津房信集團。8月24日,由于現金流短缺以及籌融資渠道受限等原因,房信集團未能按時兌付“16房信01”回售本金及利息。涉及的違約債券本金規模2億元。除違約債以外公司有存續債券7只,債券余額36.59億元。
根據國信證券(002736,股吧)統計,截至8月24日,今年下調主體評級的產業債發行人有81個,下調數量屬于近些年同期偏低水平。評級下調的主要理由包括:經營虧損;債務逾期,償債壓力較大。民企仍是評級下調重災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