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江蘇銀行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踐行省屬法人銀行之責,全力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以實際行動助力穩企業保就業,為三農領域恢復活力和鄉村產業全面振興貢獻金融力量。
立足農村,服務重心再下沉
農村是江蘇銀行服務三農的根據地,江蘇銀行扎根農村領域,下沉服務重心,強化源頭獲客,探索批量授信,不斷提升服務覆蓋面。截至目前,江蘇銀行經營機構已經實現了江蘇省縣域全覆蓋,70余家縣域支行成為江蘇銀行服務三農領域的主力軍。
今年4月,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了全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融資推介會,發布了306個重大項目,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對銀行機構做了部署發動。會后,江蘇銀行高度重視、全面對接、全力推動,至7月末,已發放項目50戶、貸款余額10.82億元。
前不久,江蘇省委召開全省"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繼6月下旬對接工作部署會之后作出再動員、再部署,江蘇銀行迅速行動,認真落實,在全行掀起工作熱潮。70余家縣域支行以"發展鄉村產業,帶動村集體增收、帶動農民致富、帶動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為目標,以"百家支行聯建百村"為路徑,以"融旺鄉村"服務體系和"三聯三清單"工作機制為支撐,扎實做好"萬企聯萬村"金融服務工作,著力結對村組、支持村企、服務村民。
該行南京分行高淳支行立足磚墻鎮,深度聯結,今年以來多次深入企業,實地走訪,為磚墻鎮轄內客戶提供授信總額近1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區域內實體經濟發展。揚州分行儀征支行在轄內各鄉鎮開展了"鄉村行"活動,協同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江蘇省農擔揚州分公司,深入鄉村,與當地農戶農企同進退。至7月末,江蘇銀行涉農貸款余額超1800億元,較年初新增超250億元,服務客戶5.88萬戶。
精準施策,服務質效再升級
服務三農,江蘇銀行堅持"一戶一策"的原則,精準直達企業需求,與企業共同分析市場變化、共同采取應對措施、共同商談授信策略,千方百計幫助更多企業好起來,幫助農民富起來。
響水縣擬在全縣12個鎮區規劃建設53個適宜養殖、遠離村莊的生豬養殖基地,引導養殖場(戶)向適養區集中。藍圖要變成實景,需要金融"活水"的引入,項目僅一期工程就需投入資金3.2億元。但養殖業易受市場波動、疫病等因素影響,爭取信貸融資遇到不少困難。對此,江蘇銀行鹽城分行積極創新、超前行動,提供綠色投行產品專項用于建設標準化生態生豬養殖場,在建成后由客戶整體租賃給響水某畜牧有限公司,再由農戶以家庭為單位承包棟舍專司飼養,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形式發展生態養殖,形成了著名的"響水模式"。養殖戶安心經營,農民穩定就業,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讓"響水模式"在當地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著市場需求回暖,南京市某科技公司的訂單也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公司負責人計劃進行技術流程改造并投入新的生產線,亟需補充流動資金。江蘇銀行南京高淳支行主動對接,及時為客戶開辟綠色服務通道,授信1000萬元,并給予利率優惠,為企業精準服務,紓困解難。真誠的服務溫暖了銀企紐帶,客戶隨即向高淳支行轉介2戶小企業客戶,以行動表達對江蘇銀行金融服務的認可和支持。
科技賦能,服務速度再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搶時間就是搶效益。江蘇銀行不斷強化金融支持,簡化流程手續,提升服務速度。借助手機銀行、"隨e融"智能服務平臺等線上化服務,該行實現了在移動端和智能設備上對小微客戶的"一站式服務",通過平臺化、開放化、批量化的服務,方便客戶,提升效率。
受疫情影響,常州市試點示范鄉鎮雪堰鎮某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補充流動資金。正當企業負責人一籌莫展之際,江蘇銀行常州分行主動對接。線上,企業通過"隨e融"平臺發起申請;線下,常州分行與江蘇省農擔常州分公司同步開展盡職調查,爭分奪秒,僅用不到10天的時間,完成申請、盡調、審批、擔保、放款全流程,為企業投放"惠捷貸"100萬元,以解燃眉之急。金額不在大小,關鍵時刻的金融扶持更加溫暖人心。
落實政策,惠企讓利再響應
今年以來,江蘇銀行嚴格落實政策要求,與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擔加強溝通,主動通過讓利降費、信用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無還本續貸、中長期貸款等各項政策,嚴格落實"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將優惠送達企業,助力企業穩步經營。
鎮江市丹徒區某家庭農場是一家專門種植、銷售食用菌的小微企業,大部分訂單源于一家大型出口農業企業。今年受疫情影響,家庭農場下游客戶出口受限,應收賬款賬期變長,導致其資金緊張。江蘇銀行鎮江分行在核實情況后,迅速行動,為客戶辦理了延期手續,不加收罰息,并給予征信保護,通過金融扶持政策,讓企業喘口氣,渡難關。
特殊的時期,江蘇銀行以"雪中送炭"之情誼,與企業共陣線、同奮斗;以"責有攸歸"之擔當,做實"穩企業保就業",使金融活水能夠更快、更有效、更精準地滋潤每一家企業,一張張助農惠企的"微縮圖"勾畫了美麗鄉村的"全景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