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將于9月上旬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金融服務專題展作為2020年服貿會8個專題展之一,以“新金融、新開放、新發展”為主題,組織展覽展示、論壇交流、商務洽談等活動,共邀請到近150家國際國內金融機構參加線上線下的展覽展示,其中43家外資金融機構參展。
記者剛剛從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承辦執行單位北京金博會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獲悉,專題展將集中“上新”一批金融科技新成果,搭建全球金融合作的交流平臺和金融服務國際貿易合作平臺,為觀眾呈上一場國際視角、多元立體、更接地氣的金融盛宴。
北京金融科技引領全球
在金融服務專題展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已不再是“高大上”的概念,展區科技感、未來感和互動感撲面而來,觀眾能在觀展中切實感受到金融服務新體驗。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螞蟻金服、騰訊、京東數科,以及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攜度小滿、拉卡拉(300773,股吧)支付、北京字節跳動、曠視科技第四范式等眾多金融科技企業同臺亮相,彰顯金融科技的“北京力量”。
中國銀行展區內,LED視頻、拼接觸控屏、多媒體互動和VR展示設備等隨處可見,各類新產品及互動設施將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在專門設置的體驗專區,中行手機銀行6.0、E融匯、外幣零錢包預約、數字信用卡在線申請、中銀全球智匯等便民業務,能讓觀眾現場體驗更加便捷的智慧金融服務。中行還在戶外展區設立冰雪專區,VR滑雪的獨特體驗將讓觀眾體會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
建設銀行展區同樣突出科技元素,在仿真機器人“大堂經理”的引導下,觀眾可以通過數字可視化大屏、VR數字化展廳、互動游戲、視頻直播等方式,體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給銀行經營帶來的深刻變革。其中,仿真機器人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內置銀行網點專業知識庫,通過仿生控制系統能與人輕松自如地聊天;5G+智能銀行勾勒出未來銀行的網點形態,觀眾無需帶實體卡,視頻分析與人臉識別技術能夠精準確認身份,可以更加私密高效地全自助辦理業務。
此外,中國人保(601319,股吧)展示了其APP引入人臉識別、智能推薦、客戶畫像、科技理賠等創新工具的新應用;京東數科重點展示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數字科技服務個人、企業和政府的各類場景;備受業界關注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帶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展示,采用技術手段讓數據多“跑腿”,減少疫情期間的人流來往,中小企業貸款獲得效率大幅提高。
金融服務引領服貿新趨勢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國際經貿形勢異常嚴峻復雜的背景下,如何加快落實金融改革開放舉措?金融服務對于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和新特點?專題展將以國際化、創新性視角回答這些問題,展現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新趨勢。
眾多金融機構將在展會上展示服務“一帶一路”、中歐班列、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跨境金融服務,在展會期間重磅推出金融服務全球貿易的典型案例。
其中,工商銀行展示新金融服務全球的成果,其倡導建立“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累計支持帶路項目超400個,承貸金額近1000億美元,同業首推共建“一帶一路”及新興市場國家80余個幣種外匯業務,率先實現外匯交易業務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基本覆蓋;中國銀行重點展示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跨境人民幣資金結算服務方案的成果,北京分行簡化經常項目及資本項目項下多項業務辦理流程,觀眾可以近距離了解中行跨境金融業務的優勢特色。
“交銀跨境e金融”是交通銀行面向廣大跨境客群的專業服務平臺,實現了境內外、內外貿、投融資、離在岸一體化的跨境金融服務,全景式展示交通銀行近200項跨境金融產品、創新方案和亮點服務。企業登錄平臺網銀即可辦理線上匯款、快捷開證、線上交單融資、電子化匯兌及掛單等操作,以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外貿管家”特色模塊將企業經營數據生成可視化的數據儀表盤;“一鍵聯絡”模塊實現企業與交行之間快捷互動。
此外,中國進出口銀行打造線下專屬金融服務展示專區和網上云平臺,集中展示支持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對外合作和境內對外開放等四大領域的成果;作為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推出服務中國農業“引進來”“走出去”板塊,向觀眾介紹其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服務農業對外開放、支持企業擴大農產品(000061,股吧)對外貿易的具體案例。
吸引外資金融巨頭齊聚
為更好地向全球傳遞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展示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成果和金融市場發展的進程,金融服務專題展上,大和證券、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星展銀行、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德意志銀行、東亞銀行、港交所、萬事網聯、盧森堡銀行、瑞穗銀行、富邦華一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43家外資金融機構將展示跨境金融綜合服務和全球化金融產品。
作為一家來自中國香港的銀行,東亞中國是內地外資銀行的代表之一,將在本屆服貿會上展示在粵港澳合作、跨境及貿易金融等領域的成果。
“我們對內地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東亞中國執行董事兼行長何舜華說,東亞中國將為客戶提供包括境外賬戶與結算、境外融資等在內的一系列跨境金融方案,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幫助海外企業“走進來”。
“中國金融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對瑞銀在中國的業務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瑞銀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及中國總裁金弘毅說,希望借助服貿會平臺展示瑞銀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設者。瑞銀在內地首次整合在華多家實體參與服貿會,展臺將以視聽結合的形式展現證券、銀行、資管、業務解決方案中心等業務。
本輪金融業開放以來,已有42家外資金融機構和項目落地北京。疫情之下,今年上半年,萬事達卡獲批進入銀行卡清算市場,惠譽成為繼標普之后第二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評級公司,高盛、瑞士信貸相繼實現對其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在京設立全資子公司,英國最大人身險公司保誠集團合資資管公司落地北京……標志性項目的落地表明北京已成為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的首選地。下半年,預計將有一批外資金融機構在北京新設,落地合作項目洽談將成為本屆服貿會期間的一大亮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