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平安銀行(000001,股吧)(000001.SZ)發布公告稱,平安銀行已于2020年8月19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于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銀保監復〔2020〕513號),準許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安理財”)開業。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批復,平安理財注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深圳市,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
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咨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這是國內第五家股份行獲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也是本周第三家取得開業批復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就在前一天的8月18日晚,兩家總部均位于江蘇南京的上市城商行——南京銀行(601009,股吧)與江蘇銀行先后發布公告,兩家銀行的下屬理財子公司已經獲得江蘇銀保監局的批復,獲批開業。
至此,國內已有17家理財子公司取得開業批文。而據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預計,到2020年底,獲批開業的理財子公司總數或接近30家,未來新開業理財子公司將主要以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為主。
不同于其他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平安集團將平安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為集團一級子公司,享受與平安銀行平級待遇。這也是平安理財一直頗受市場矚目的原因之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將兼任平安理財董事長,總經理為在固收行業從業逾20年、曾先后任平安證券副總經理、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的張東。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獲悉,不同于部分商業銀行把資管部門“搬”到理財子,團隊基本保持原樣。平安理財則依靠平安集團優勢,最大限度的整合資源,平安銀行資管部、平安證券,平安信托等相關業務部門均為理財子新團隊貢獻了力量。此外,平安理財也吸引了不少頭部公募基金人士的加盟。
“不少基金從業人士很看好銀行理財子的機遇,這是他們選擇加盟理財子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近期資管新規宣布過渡期延長1年至2021年底后,老產品退出獲得更多緩沖期。但從平安銀行理財情況看,平安銀行老產品退出壓力不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平安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余額613.3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8%;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6173.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其中,符合資管新規凈值管理要求的凈值型產品規模超過32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4%,占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的比例由43.6%提升至52.7%,新產品規模首次超過老產品,新產品占比在股份制銀行中處于較領先位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