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目前,深圳作為人民銀行批準的四個試點城市之一,在保證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正有序開展數字貨幣內部測試工作。此外,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以及基礎設施...
8月1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發布消息稱,正有序開展數字貨幣內部測試工作。
深圳金融局在一則工作動態中表示,2018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同發起成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為我市數字貨幣試點奠定基礎。目前,深圳作為人民銀行批準的四個試點城市之一,在保證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正有序開展數字貨幣內部測試工作。
此前8月15日,有媒體稱數字貨幣“擴圍”,據記者了解,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仍是“4+1”,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并沒有變化。相關人士指出,網上傳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個試點,其實是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深圳、蘇州、雄安、成都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的代表,人民銀行正在上述四地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
商務部14日發布了《關于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關于數字人民幣試點的責任分工,由人民銀行制訂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后續視情擴大到其他地區。
深圳金融局表示,1年前的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實施。隨后,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先行落地。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意味著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一項重磅改革項目落地。目前,18家首發企業完成新股發行,其中深圳企業2家,首批企業將于8月24日掛牌上市。為保障創業板注冊制順利推進,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同時,資本市場的其他幾項改革也已落地,如2019年12月,滬深300ETF期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已有4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審核通過,包括發行全國首單疫情防控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深圳正在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地方立法,《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已經市人大一審審議通過。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2017年12月,深圳加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綠色金融聯盟”(FC4S);2019年10月,FC4S綠色金融實驗室落地深圳,該實驗室除信息平臺外,還將推動國內外綠色技術、綠色項目與資金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秘書處將落戶深圳。加強社會影響力金融探索與實踐,倡導以金融手段解決可持續發展等社會問題,開展社會影響力金融案例評選及項目展示,引發各界關注。在疫情背景下,更加關注ESG戰略,引導金融企業強化環境、治理與責任。2020年7月30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深圳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可行性研究項目啟動會在線上成功舉辦。
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方面,非投資性企業開展股權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高水平便利化試點范圍由前海自貿區擴展至深圳全轄,滿足企業利用境外資金拓展境內業務、再投資的需求,縮短了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時間。同時,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由貨物貿易擴展至服務貿易,企業每月可節省業務單證準備時間約95小時,大幅提升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外匯管理個人項下創新政策落地,深圳市政府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與外國高端人才開展個人贍家款項下跨境匯款便利化試點,便利特定人才辦理贍家款項下跨境匯款。
此外,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以及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等有關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深圳正大力推進“金融+”戰略,引導金融為各實體產業賦能。在全國率先啟動“金融方舟”工程,創新開展金融支持企業抗疫專項行動,已服務各類中小企業3萬家,累計放款超過1800億元;率先啟動“深圳市居民金融素養提升工程”,強化居民金融知識及風險意識,致力于守護居民“錢袋子”,構建防范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深化國際合作,與倫敦金融城建立起定期交流會晤機制。
最新評論